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市場信心逐漸恢復,A股反覆走穩,帶動港股重上二萬五關口。上周五內地A股期指結算,滬深三大期指全日高開高走。過去一周,上證綜指累積上漲2.05%,連續兩周上揚;創業板指更上漲9.76%。昨天上證綜指績升0.88%。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上周六於倫敦表示,中國監管當局穩定股市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本輪股市動盪已經基本結束。
股市的表現及政府官員的表態符合本欄上周二《A股最艱難時刻應已過去》一文的預判。事實上,在經歷過一系列猛烈的大幅去槓桿之後,場外配資的存量規模已大幅下降,以後可能暴露出來的風險不會更高。滬深兩市融資由6月18日紀錄高位近2.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回落至至上周五的1.41萬億,下降幅度達37.9%。
穩市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目前,在宏觀基本面支援和監管層大力呵護下,穩定市場的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對於有報道指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中證監於昨天上午收市後即急澄清,指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的報道不實。中證監表示,將繼續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工作目標,全力做好相關工作。
本輪A股牛市,不是由經濟基本面發動,而是基於改革和創新預期,並在資金面的配合下推動起來。本輪牛市帶有很多新特點,其中之一是,在監管體系尚不完善的環境下推行金融開放和金融創新。
這次股災的導火線是市場擔心貨幣政策轉向,以及調查場外配資,根本原因是高槓桿融資發展過快及監管嚴重滯後。
股災已告一段落,近期,對於政府應否出手幹預救市,再次成為受市場話題。朱光耀表示,鑒於股市動盪的程度,中國出手介入以穩定市場是合理的。事實上,從國際經驗看,對於股災,政府會間接或直接參與股市調控。尤記得1998年香港政府轉變以往「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打擊國際炒家,香港該次金融保衛戰被看作是成功應對危機的經典案例。
不過,救市只是權宜之計,通過這次股災可從中吸取教訓,市場要長遠平穩發展,還得靠制度建設。因此,實現從「快牛」向「慢牛」、「長牛」的轉變,有效支援實體經濟,則去槓桿、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等工作,還得繼續推進下去。
料短期股市波動中上行
股市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後市如何看?從歷史經驗來看,政策底和市場底大致吻合,但信心重塑仍需時間過程,有序復牌和資金重新入場的博弈,令反彈幅度難以一蹴而就。因此,短期內股市會在波動中上行,市場目前正進入震盪築底期。
繼續穩定市場仍是目前的首要工作,估計隨着市場的運行逐步恢復正常,為了防止再次助長投機,官方的流動性支持會逐漸淡化,將逐漸步入個股的分化階段。■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