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收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萬象靈犀:世界第三大元青花寶藏 出土30餘年後首次展出


放大圖片

■元青花博物館為重現青花瓷出土時的情景而專門佈置的複製品展台。

新華社電 19件中國元代青花瓷器日前正式在江西省高安元青花博物館與世人見面。這是這批國寶自上世紀80年代出土後,首次被同時陳列展出。在此之前,這些被認定為世界第三大、中國第一大的元青花寶藏,一直被官方文物保護機構深埋地下長達30多年。

以礦物鈷料為着色劑,在瓷器坯胎表面繪製紋樣,再罩以透明釉,在近1300攝氏度的高溫中一次燒成,使鈷料呈現出青翠豔麗的寶藍色,「青花」由此得名。世界上的元青花瓷存量極為稀少,收藏界普遍認為不超過300件,是無可爭議的世界藝術珍寶。

「高安出土的19件元青花全部完好無損。」原高安博物館館長劉裕黑說。這位78歲高齡的古陶瓷研究專家35年前主持發掘這批寶藏時震驚了世界,誰也沒有想到,一個中國中部小縣城竟然埋藏着如此大量的元青花瓷器。

對於這19件元青花瓷器的「身世」,窖藏發現30多年來,學界依舊爭論不休。有說窖藏主人是元代駙馬都尉,有說是元代瓷器店店主,還有專家認為寶藏屬於元代權貴富商的個人私有財產等。唯一毋庸置疑的是其承載的巨大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從繪有龍紋的獸耳罐、荷葉蓋罐,到繪有牡丹花的梅瓶,再到底部寫有詩文的高足酒杯,每一件青花瓷器都保留着700多年前的風采,在陳列櫃柔和的燈光下展現出細膩的質地。即使回到700年前的中國元代,這些青花瓷都是大雅高貴的象徵,並非尋常人家的凡物。

在劉裕黑看來,文物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高安元青花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讓中國陶瓷研究者擺脫了依靠外國文獻資料來研究元青花的束縛,讓世界收藏界看到了元青花的完整面貌,這比討論其經濟價值更具意義。「很多人都知道『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以為元青花大罐就是那樣的,但其實它原本是有個蓋子的。」他舉例說。

遺憾的是,出於安全因素和展出條件不足等原因,出土35年來,19件元青花瓷器一直未能與公眾見面,這也是長久以來中國地方文物保護工作所面臨的普遍困境。為保證安全,它們被用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儲存倉秘密封存於地下。

經過35年漫長的等待,這19件稀世珍寶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政府撥款5000萬人民幣在高安打造了中國最先進的縣級博物館,讓國寶芳容得以展現。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高安元青花博物館正式成為繼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館和伊朗國家博物館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元青花館藏博物館。

作為漢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融合的結晶,從波斯引進青花鈷料到青花瓷器遠走土耳其,元青花瓷器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貿易往來的繁榮興衰,更是中華文明包容兼蓄精神的象徵。「絲路興瓷器興,絲路衰瓷器衰。700多年後,19件元青花瓷器以嶄新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我認為這不單單是一種巧合。」劉裕黑說。

相關新聞
涂睿明收藏陶瓷就地出發 (2015-07-30) (圖)
萬象靈犀:世界第三大元青花寶藏 出土30餘年後首次展出 (2015-07-30) (圖)
當代藝術家朱偉:當激情退後 (2015-07-23) (圖)
藝訊:香港文化博物館 展出李小龍藏品 (2015-07-23)
藝訊: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 2016年洛杉磯蓋蒂中心揭幕 (2015-07-23) (圖)
收藏融入藝術 香港市場新軍崛起 (2015-07-16) (圖)
萬象靈犀:豫首次拍賣當代唐卡精品 (2015-07-16) (圖)
藝訊:羅中立名畫上市 重慶推藝術品收益權交易模式 (2015-07-16) (圖)
藝訊:32件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甘肅將辦特展迎國寶回家 (2015-07-16)
海派繪畫回溫 民國藝術反思 (2015-07-09) (圖)
藝訊:北京首家非遺主題博物館開館 京跤、數來寶展北京風韻 (2015-07-09) (圖)
藝訊:世像不是世相 唐志岡新作在港展出 (2015-07-09)
「靜物畫者」吳松 酒瓶中的自畫像 (2015-07-02) (圖)
吳松畫作二級市場成交紀錄 (2015-07-02) (圖)
拍場槌音:南京海德首拍 成交額破億 (2015-07-02) (圖)
藝訊:滇南詔地質博物館藏三千餘件奇石 最老奇石已有7億年 (2015-07-02) (圖)
陳建中以心象入畫 與大師為「鄰」 (2015-06-25) (圖)
對市場要淡漠,堅持「根性」 (2015-06-25) (圖)
萬象靈犀:盛世側影 盡顯遺珍精品 (2015-06-25) (圖)
拾得珍寶 張大千長女心瑞藏品在滬展出 (2015-06-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收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