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撰稿人:Peter Thal Larsen
中國經濟放緩正讓銀行業者面臨壞賬重壓。中國四家最大銀行的不良貸款在今年上半年跳增28%至5,920億元人民幣(928億美元)。若情勢進一步惡化,將令獲利增長出現逆轉。壞賬已經在侵蝕銀行的利潤率。壞賬撥備的增加是中國四大行公佈的上半年稅前獲利幾無增長的主要原因。工商銀行(1398)、建設銀行(0939) 和中國銀行(3988)目前列出的不良貸款佔其貸款總量的比例均超過1.4%。18個月前這一比例為1%左右。農業銀行(1288)的不良貸款比率則從2013年末的1.2%跳升至1.83%。
若仔細推敲起來,形勢似乎更為嚴重。目前銀行壞賬準備金計提增速要慢於新增不良貸款的增速;上半年,不良貸款撥備累計增長5%至1.11萬億人民幣。由此四大行中除中行外,壞賬準備與不良貸款比率已降至200%以下。在中國銀行,這一比率在6月末為157%,接近監管機構所要求的最低標準150%。
誠然,中國銀行業者公布的壞賬比率仍然相對較低,而壞賬準備要高於許多國際大型銀行業者。監管機構可以允許銀行動用準備金儲備--尤其是,實際上所有大型國有控股銀行都有政府做後盾。
壞賬問題愈發影響盈利
儘管如此,壞賬問題愈發嚴重將影響獲利。如果四大行追加撥備以令壞賬準備與壞賬的比率保持穩定,則它們上半年稅前獲利將下降30%或更多。
投資者對這個問題一直都有考慮。根據路透Eikon終端的數據,目前四大行股價的市淨率在90%左右。這反映出市場的一個擔心:他們將負責清理中國信貸榮景之後的遺留問題。即便如此,在最新的業績出爐前,分析師一致認為,未來幾年四大行的稅前獲利將保持增長態勢。現在看起來這種觀點有些樂觀,除非經濟突然復甦。■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