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評論員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李嘉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都是高瞻遠矚,洞幽燭微,切中肯綮,他每次發表有分量的言論,例必受到社會輿論重視,這不僅是因為李嘉誠作為本港工商界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其言論往往能夠反映商界的看法,分量和影響力非同一般,更是由於長和系業務遍及香港和全球,多年來成績斐然,充分體現出李嘉誠對寰球經濟的敏銳,其言論有高度參考作用。
中國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
長和系8月25日刊發中期業績,李嘉誠在主席報告中表示,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商品價格持續低迷,貨幣政策取向不明朗及匯率波動加劇,上半年外在環境充滿挑戰。對於A股短期急跌,李嘉誠認為,內地金融市場雖然出現短期波動,但中央推出多項穩定經濟措施,預期內地經濟運行可以保持在合理區間,加上內地以「一帶一路」為對外主要經濟戰略,將締造無限商機,香港預料亦可以受惠。
的確,內地金融市場雖然出現短期波動,但中央推出多項穩定經濟措施,預期內地經濟運行可以保持在合理區間。事實是,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
中央穩定A股和內地經濟政策工具充足。一是加大投資力度,近日,發改委連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導》等四個專項債券的發行指引,鼓勵企業直接融資,四個專項債券涉及養老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停車場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均屬於重點投資和消費領域。未來「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落實後可以帶動新的投資;二是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加力,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降準降息都有空間;三是財政政策減費降稅將繼續推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將減輕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改善其融資條件。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偏大,預料更多穩定A股和內地經濟措施將在三季度陸續推出。要實現中國夢,經濟增長是基礎,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要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全面小康,算下來GDP增長率年均不能低於6.7%。
發揮優勢 發掘「一帶一路」商機
李克強總理最近指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並存,要繼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堅持宏觀調控正確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創新宏觀調控與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防範和化解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增長、物價、就業、收入、環保多重目標協調發展,也為各類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李嘉誠指出,內地以「一帶一路」為對外主要經濟戰略,將締造無限商機,香港預料亦可以受惠。實際上,國家推出「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貼近需求,支援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讓各種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讓更多金融產品和服務對接創新需求, 可創造龐大商機,為香港帶來歷史性機遇。
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角色其他國家替代不了,此無須贅言,而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其他城市也替代不了。具體來說,香港有四大角色,同時也帶來四大機遇:一是香港作為世界投融資中心,香港在海外總投資資產超過4萬億美元,每年給香港帶來收入超過1萬億港幣,其中2/3是FDI,1/3是金融投資,「一帶一路」必然給香港帶來巨大的投融資機遇;二是「一帶一路」中涉及的很多基礎建設項目,香港都有不錯的管理能力; 三是香港是中國走出去的基地,「一帶一路」的投資也可通過香港走出去;四是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貿易、投資、旅遊、金融都可以人民幣形式進行,「一帶一路」催動資本走出去,人民幣將扮演更重要角色,「一帶一路」建設可以通過香港交易或者提供人民幣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