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嘉誠談A股和「一帶一路」值得參考


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評論員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李嘉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都是高瞻遠矚,洞幽燭微,切中肯綮,他每次發表有分量的言論,例必受到社會輿論重視,這不僅是因為李嘉誠作為本港工商界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其言論往往能夠反映商界的看法,分量和影響力非同一般,更是由於長和系業務遍及香港和全球,多年來成績斐然,充分體現出李嘉誠對寰球經濟的敏銳,其言論有高度參考作用。

中國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

長和系8月25日刊發中期業績,李嘉誠在主席報告中表示,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商品價格持續低迷,貨幣政策取向不明朗及匯率波動加劇,上半年外在環境充滿挑戰。對於A股短期急跌,李嘉誠認為,內地金融市場雖然出現短期波動,但中央推出多項穩定經濟措施,預期內地經濟運行可以保持在合理區間,加上內地以「一帶一路」為對外主要經濟戰略,將締造無限商機,香港預料亦可以受惠。

的確,內地金融市場雖然出現短期波動,但中央推出多項穩定經濟措施,預期內地經濟運行可以保持在合理區間。事實是,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

中央穩定A股和內地經濟政策工具充足。一是加大投資力度,近日,發改委連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導》等四個專項債券的發行指引,鼓勵企業直接融資,四個專項債券涉及養老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停車場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均屬於重點投資和消費領域。未來「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落實後可以帶動新的投資;二是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加力,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降準降息都有空間;三是財政政策減費降稅將繼續推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將減輕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改善其融資條件。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偏大,預料更多穩定A股和內地經濟措施將在三季度陸續推出。要實現中國夢,經濟增長是基礎,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要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全面小康,算下來GDP增長率年均不能低於6.7%。

發揮優勢 發掘「一帶一路」商機

李克強總理最近指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並存,要繼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堅持宏觀調控正確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創新宏觀調控與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防範和化解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增長、物價、就業、收入、環保多重目標協調發展,也為各類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李嘉誠指出,內地以「一帶一路」為對外主要經濟戰略,將締造無限商機,香港預料亦可以受惠。實際上,國家推出「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貼近需求,支援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讓各種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讓更多金融產品和服務對接創新需求, 可創造龐大商機,為香港帶來歷史性機遇。

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角色其他國家替代不了,此無須贅言,而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其他城市也替代不了。具體來說,香港有四大角色,同時也帶來四大機遇:一是香港作為世界投融資中心,香港在海外總投資資產超過4萬億美元,每年給香港帶來收入超過1萬億港幣,其中2/3是FDI,1/3是金融投資,「一帶一路」必然給香港帶來巨大的投融資機遇;二是「一帶一路」中涉及的很多基礎建設項目,香港都有不錯的管理能力; 三是香港是中國走出去的基地,「一帶一路」的投資也可通過香港走出去;四是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貿易、投資、旅遊、金融都可以人民幣形式進行,「一帶一路」催動資本走出去,人民幣將扮演更重要角色,「一帶一路」建設可以通過香港交易或者提供人民幣貸款。

相關新聞
反對派獨裁霸道黨同伐異盛行 暴露反民主本性 (2015-09-10)
廿四味:戴耀廷奢談「革命」 卻捨不得飯碗 (2015-09-10)
民陣學苑替黃台仰喊冤 顛倒黑白強詞奪理 (2015-09-10)
全民敬師 齊迎挑戰 (2015-09-10)
李嘉誠談A股和「一帶一路」值得參考 (2015-09-10)
借力創新科技 實現航運業「高端服務業」轉型 (2015-09-10)
停止內耗 專注發展 (2015-09-10)
來論:展出「佔中」物品鼓吹違法行動 鬧劇搞手欲蓋彌彰 (2015-09-09)
廿四味:「光復」惹民憤 反對派難切割 (2015-09-09)
振奮民族精神的大典 啟迪香港青年的大事 (2015-09-09)
反對派扯後腿阻港發展 (2015-09-09)
勿忘歷史教訓 守護和平穩定 (2015-09-09)
遏止衝擊法治的歪風 (2015-09-09)
反對派回歸溫和理性才是出路 (2015-09-09)
《蘋果日報》配合「本土派」鼓吹「反水客」搞死香港 (2015-09-08)
廿四味:尹兆堅「種票鬧劇」被法官「摑一巴」 (2015-09-08)
成為「忠誠反對派」是溫和反對派的唯一出路 (2015-09-08)
銘記英雄功績 堅決維護和平 (2015-09-08)
西方走廊:「閱兵」「降息」合奏「黃河咆哮」強音 (2015-09-08)
龍躍九州 民族雄起 (2015-09-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