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沈祖堯(右四)與中大同學及校友於新建的橋上合照。 中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為改善內地村民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學博群計劃的無止橋學生團隊與清華大學及重慶大學合作,今年暑假赴重慶市星光村,為當地百多名學童回校必經之路建設一條行人便橋,令他們在惡劣天氣下仍可安全上學。團隊亦在當地進行多個民生項目,包括設計新引水池及儲水池、為星光學校設置圖書閣、協助粉刷學校的圍牆等。
中大的無止橋學生團隊有7名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去年8月及今年3月已到重慶市彭水縣蘆塘鄉星光村實地視察,了解當地的經濟、水源及公共衛生等情況,並確定建橋地點及設計方案。今年暑假遂於當地學童上學的必經之處、每年3至8月會出現山洪的地方建橋,令學童可安全上學。團隊又於星光村設計新引水池及儲水池,並改善當地現有的水池,防止污染及滲漏,令近400名村民受惠;亦為星光學校設置圖書閣,教導小學生管理及愛護圖書。
沈祖堯贊助贈村民保溫瓶
隨行的中大校長沈祖堯贊助並親手送贈保溫瓶予當地村民,鼓勵村民多喝水。他指是次項目進行了公共衛生教育、村民家訪、改善學校環境等民生項目,幫助星光村長遠發展,相信學生能獲得課堂以外的寶貴知識及體驗。
由籌備至建橋整個過程一直參與其中的中大保險、財務及精算學系二年級生談嘉琳,主要負責保護食水的公共衛生教育。她指能參與無止橋的建設工作有限,起初有點失望,但投入工作後,發現民生項目也十分重要,並甚具挑戰性。歷史學系二年級生劉俊玉亦指,最難忘新橋竣工當晚,所有義工聚首營火晚會,分組以默劇表達參與是次服務的感想及得着,大家都表現得依依不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