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佔領」行動不但影響香港經濟民生,更撕裂香港社會。 資料圖片
因政爭「unfriend」撕裂家庭友情 有人壓力指數大過地震災民
由香港反對派於去年策動的違法「佔領」行動,不但影響香港經濟民生,更撕裂香港社會,友儕之間變成非友即敵,更一度出現「unfriend潮」,令不少家庭吵架、朋友「失聯」,好不可惜,部分人因此承受極大心理壓力,需求助心理輔導及社福機構減壓。回顧這段「黑暗日子」,有輔導專家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他們當時接收因政見分歧而與親友鬧翻的個案前所未有之多,部分事主心理壓力甚至比地震災民更甚。由於近日很多傳媒就事件進行一周年回顧,他們更發現部分香港巿民心中傷痕仍未復元,有人會刻意迴避「佔領」消息,故呼籲有需要市民應及早求助,徹底根治「心病」。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在非法「佔領」事件期間,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破天荒接獲390個因政見爭拗而產生的求助個案,當中逾七成是學生,其餘包括警員及公務員,也有不少一般市民。總幹事杜永政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憶述,當時情況嚴峻,有部分事主的壓力指數,竟然較日本311大地震的災民更高,亦有警員甚至因心理病演變成身體痛症,幾乎遭壓力拖垮,幸及時接受適切的心理輔導,所有個案均已解決,事主在非法「佔領」事件後能重拾正常生活,也能放下因政見不同而產生的仇恨感覺,重新與「unfriend」的親友重修舊好。
傷痕留心底 轉台避報道
他坦言,390個求助個案僅屬冰山一角,他發現「佔領」至今仍讓不少市民心底留下傷痕,「有關非法『佔領』的報道,最近隨着一周年再次出現,包括部分學生領袖及發起人會經常接受訪問,有些巿民看見相關報道時,會選擇轉台迴避。」
可釀成心理病甚至致癌
杜永政表示,自己留意到不少人對「佔領」新聞採取逃避的心態,反映香港社會撕裂的傷口並未真正癒合,甚至可演變成創傷壓力後遺症,「有研究甚至指出,嚴重心理病可讓人體產生癌細胞,後果可大可小。」
他指,目前雖未有收到受「佔領」一周年影響的求助個案,但呼籲市民宜自行評估心理狀況,假如發現自己刻意迴避「佔領」報道,或與人談起有關事件時情緒暴躁,可致電災後心理輔導協會求助。
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在接受本報訪問時也表示,該會日常接觸的個案中,主要圍繞個人、家庭、經濟及人際問題,政治範疇本來少之有少,不過「估領」時期卻開了罕有先例,高峰時期更接獲逾300個求助個案,其中多因政見不同,或應否參與非法「估領」所引起的各種爭執。
情侶鬧翻 家人水火不容
她舉例說,當時有女性求助者因政見問題與男友鬧翻,亦有不少年輕人堅持參與非法「估領」,跟父母水火不容,社會陷入一片撕裂,「unfriend」問題亦不斷在社區蔓延,不少年輕人因此情緒不穩,甚至演化成暴力衝突,需向社工尋求協助。
幸好,有關情況隨着事件結束而逐漸減少。郭志英指,會方的工作最近已回復正常,甚少接獲有關政治或「unfriend」問題的求助個案。對於非法「佔領」活動一周年再次令「佔中」成為社會熱門議題,讓人擔心問題會「死灰復燃」,郭志英認為不成氣候,只要有關行動不再出現,香港市民日常返工返學,這段黑暗日子所帶來的傷痕終會被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