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大校委會作出明智決定 平息風波讓港大重新上路


王國強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

港大校委會日前開會,否決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被提名擔任副校長的任命。港大校委會的決定,是經過慎重討論而作出的決定,也是維護港大利益,排拒政治化干預校園的負責任決定。校委們面對沉重的政治壓力,仍然能夠堅定立場、擇善固執,作出了明智的決定,值得社會各界肯定。副校長任命風波令港大陷入無日無之的政治漩渦之中,現在校委會一錘定音,風波理應告一段落,讓港大重新上路。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一些反對派人士至今仍沒有收手之意,更在港大挑動罷課罷教,企圖將風波一直延續下去,為11月的區議會選舉煽風點火。對於反對派人士罔顧港大利益的行為,各界理應齊聲譴責,而區議會選舉從來都是聚焦於民生議題及地區政績,反對派炒作政治議題,不過暴露其黔驢技窮而已。

港大副校長遴選屬於大學內政,外人本無從置喙。事件最終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波,主要原因是一些政治勢力公然介入遴選,為了讓其屬意人選成為副校長,不惜以政治干預遴選工作,並在校園內煽動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浪潮,不斷向校委施壓要求任命陳文敏,甚至有激進學生暴力衝擊校委會會議,禁錮、推撞校委,以此威脅校委就範。到了近日,由反對派人士組成的所謂「關注組」竟然利用政治脅迫手段,進行政治恐嚇,企圖影響校委會的決定。儘管面對各種歪風惡浪,校委沒有屈從壓力,最終作出了負責任的決定。

校委頂住壓力 以港大利益為依歸

事後,其中一名校委會委員、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竟然置校委會的保密原則於不顧,在記者會上斷章取義地大爆會議詳情,甚至指名道姓說誰誰說了陳文敏什麼什麼。這是一種嚴重背信棄義的行為,盡顯馮敬恩此人誠信破產。但就算他透露的會議內容屬實,校委對陳文敏的質疑也是合情合理。例如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學術資格成疑;在其領導之下,法律學院近年的學術排名大幅下跌;再加上有人不斷將遴選工作的內情洩密,企圖製造既成事實,也令人質疑其人格操守。更重要的是,陳文敏在「違規收捐款」一事上確實有犯錯,更被調查委員會批評。一個剛剛才犯了嚴重錯誤的人、一個學術及管理表現受到外界質疑的人,校委會否決其任命有何可質疑之處?如果是在私人機構,這樣的人選甚至不可能提上董事會,更遑論董事會要對推薦人選照單全收?

其實,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的核心,就是反對派明知道陳文敏不符合副校長的要求下,仍然一意孤行要將其推上副校長寶座,更為此發起了連場政治施壓行動,甚至將陳文敏任命與大學自主、學術自由扯上關係。然而,副校長任命風波的本質很簡單,就是陳文敏是否善任,這些應該用證據來說話。陳文敏的不足外界已經有廣泛的討論,但支持陳文敏的人士卻未能提出一個非陳文敏不可的理由,不斷上綱上線,一定要校委任命陳文敏,這究竟誰才是蠻不講理?

校委會是港大的最高管治機構,擁有大學高層任命的決定權,而這種權力是排他的,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也不能干涉校委會的決定。校委們能夠在獨立、安全、客觀的環境下就校政作出決定,這就是院校自主的最佳體現。明白這層道理,就可以知道究竟誰人才是不斷干預大學自主。現在校委作出了最後決定,有關決定並沒有可置喙之處,外界必須遵從。如果有人繼續輸打贏要,這就是公然侵害院校自主,廣大市民絕不會容許這些行為。

盲目攻擊校委 政治化蒙蔽了理智

近年香港社會深陷政治化泥濘之中,不幸的是連大學學府也被政治化波及。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不但搞得港大滿城風雨,更嚴重損害了大學的聲譽。隨着校委會就副校長任命作出最後決定,是時候讓風波告一段落,還港大學生一個寧靜校園。可惜的是,反對派人士至今仍沒有收手之意,近日更不斷造謠抹黑校委,甚至對個別校委進行人格謀殺。這些行徑已經逾越了言論自由的底線。校委們都是各界的精英翹楚,他們犧牲工餘時間參與校政,是希望為港大發展出一分力。現在他們根據自身的判斷否決陳文敏任命,出發點都是為了港大利益着想。就算一些人士未必認同,也不應採取極端的手段攻擊,這反映他們已經被政治化蒙蔽了理智。

反對派區選必將「票債票償」

更令人憂慮的是,一些反對派人士更計劃在港大發動罷教罷課,煽動學生以罷課抗議校委會的決定。反對派此舉是別有用心,目的是要將風波不斷擴大,演變成另一場大型政治抗爭行動,為11月的區議會選舉製造彈藥。然而,港大剛經歷了副校長任命風波衝擊,現時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重新專注教學研究,如果再次在校園爆發大型政治行動,只會令港大繼續陷入政爭的泥濘之中,對港大、對學生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反對派為了一己的政治私利,罔顧港大利益,各界人士理應齊聲譴責。

11月區議會選舉臨近,反對派一向缺乏地區務實工作及政績,為了彌補自身的短板,所以才要不斷炒作政治議題,企圖混水摸魚,港大副校長風波正是反對派政治化操作的惡劣示範。然而,反對派機關算盡,區議會選舉着重的從來都是候選人的政績和地區工作,而不是搞風搞雨的能力。反對派近年屢屢挑動政治對抗,去年79日的非法「佔領」更已成港人夢魘。11月的區選將是反對派「票債票償」的時候。

相關新聞
來論:反對派空降爭位醜態百出 不做實事圖將區選政治化 (2015-10-08)
廿四味:反對派輸打贏要搶攻立法會要職 (2015-10-08)
港大校委會作出明智決定 平息風波讓港大重新上路 (2015-10-08)
必須把握好區選的一票 (2015-10-08)
強化香港物流網絡 打造「一帶一路」樞紐 (2015-10-08)
「習奧會」築牢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根基 (2015-10-08)
中國首位女性榮獲諾貝爾獎的啟迪 (2015-10-08)
公民黨插手港大「副校」事件 圖謀製造「佔中2.0版」 (2015-10-07)
廿四味:李柱銘捧馮敬恩 不過利用其火中取栗 (2015-10-07)
構建「三個共同體」 港澳台青年肩負民族振興使命 (2015-10-07)
依法嚴厲打擊 防「佔中」死灰復燃 (2015-10-07)
大學生淪為「偷竹賊」 「佔」禍餘毒要清除 (2015-10-07)
屠呦呦榮獲諾獎 祝賀之餘要反思 (2015-10-07)
西方走廊:日媒為虎作倀良心不見了 (2015-10-07)
「Nice guy」的最優秀才能是結黨營私 (2015-10-06)
不容黑手奪權 維護學術自由 (2015-10-06)
影響青年選民的五種社會思潮 (2015-10-06)
美國不介入香港可信嗎? (2015-10-06)
「佔中」遺禍 損港旅業 (2015-10-06)
孫春蘭提出構建三個「共同體」 共圓民族復興中國夢 (2015-10-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