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瞻遠矚,涵蓋亞非歐60個國家。中國與沿線國家在交通、能源與信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實施的先行戰略,尤其目前部分發展相對滯後的國家,其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在雙方合作上擁有廣闊的市場和巨大潛力。香港擁有發達的海空運輸與物流網絡,商貿、金融及多種專業服務亦具國際優勢,應加強與沿線不同地區的聯繫合作,再利用這些地區作為基地,慢慢將香港的市場輻射至「一帶一路」沿線更多地區,充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超級聯繫人。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率領香港商貿代表團出訪歐洲三國,他近日撰文發表對香港如何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的看法。他認為,香港擁有發達的海空運輸與物流網絡,商貿、金融及多種專業服務亦具國際優勢,非常有條件成為「一帶一路」的地區樞紐。他提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香港首要任務是加強與不同地區的聯繫合作,再利用這些地區作為基地,慢慢將香港的市場輻射至「一帶一路」沿線更多地區,達至更大範圍。
強化航運區位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強調的「互聯互通」,主要指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具體包括公路、鐵路、航運等領域的聯通項目。香港的商貿與物流發展相對成熟,擁有完善的航運、陸運、空運物流運輸網絡。香港還享有地理優勢,背靠內地龐大市場,面向東南亞各國,輻射亞太遍及全球。目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公佈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包括:完善大型運輸基建;物色合適土地作現代物流用途;以及推動電子物流等,幫助物流業充分挖掘潛力,並引進高新科技,為物流業的發展提高知識技術含量,打造獨特競爭力。香港應加大與國內外物流的交流,實現交通上的互聯互通。
香港應充分發揮在航運上的區位優勢,強化作為轉口港、樞紐港和自由港的優勢,提升港口設施、碼頭處理能力及效率。從經濟效益上看,國際貿易所涉及的貨運中,航運達到80%。香港航運發展歷史悠久,香港船東掌控的船舶總載重噸位佔全球商船的8%。香港面向國際市場,在提供專業航運服務的同時,能夠提供一套完善、健全、公正的法律保障,又有具競爭力的稅制及多樣化的融資手段,為船務管理、代理、保險、融資及解決法律糾紛提供一條龍服務。
打造高端物流服務
目前內地沿海城市的發展勢頭強勁,香港物流業面臨不少競爭,應準確定位,強化優勢。近期內地海外投資活動頻繁,刺激了對高端物流服務的需求。香港人才密集,擁有龐大商業網絡,有條件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物流管理系統。尤其是在空運上,香港在海關手續、清關效率、司法條例、跨區域合作等都表現出色。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香港空運貨量目前只佔總貨量的2%,貨值卻超過出口貿易的三分之一,增值非常高。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三跑道興建工作仍在落實中,建成後將進一步提高空運貨物處理能力,對高端運輸服務給予有力支持。
交通基建項目的成功落實需要金融業保駕護航,為國內資金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提供支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的配套措施完整,有能力為國內企業提供度身訂造的專業融資服務,滿足戰略發展的需要。隨着國家對外投資日益頻繁和成熟,未來對金融的需求有增無減,所需的金融產品亦將日益多元化。在目前國家大力支持下,香港應先就物流、基建及金融等領域尋求合作,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港投資,香港的中小企也能從中分一杯羹,帶動經濟發展壯大。
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機遇處處,大有可為,應搶佔先機,加強與其他地區交流合作,在實際操作的層面多下工夫。在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中,由政府部門帶頭牽線,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同時遵從市場規則,充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應充分溝通,加強與已建立經貿往來國家的聯繫,充分挖掘有潛力的市場,各界應放下歧見聚焦發展,在多變的經濟浪潮中站穩腳跟,增強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