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總會昨日公佈「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5」選舉結果,由來自不同界別的3女6男奪此項殊榮。 趙虹 攝
被標籤無人理解仍不棄 楊秉基勉港青「盡情發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沒有輝煌的學術成就及學歷表現,只為理想拚搏的他們昨日一同登上嘉許台,接受「十大傑出青年」的嘉許。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昨日公佈「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5」選舉結果,共有3女6男奪此項殊榮,當中包括自嘲是「廢青」的藝術從業員楊秉基,他以戲劇專業運用於義務工作上而獲獎,他勉勵年輕人勿輕易放棄理想,即使旁人不理解,亦要捉緊機會去追夢。另外,曾往西非利比里亞參與控制伊波拉疫情的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亦奪殊榮。
「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5」選舉結果昨日公佈,由來自不同界別的3女6男奪此項殊榮,如工商業、教育、環境保護、公共及社會服務及專業工作等。
從事文化及藝術行業、自稱「廢青」的楊秉基上台接受嘉許,成為今屆十大傑出青年之一。現齡40歲的他為獨立劇團「好戲量」藝術總監,專注於劇場技藝,並將其專業運用於義務工作上,如與失明者合作演出等。他亦是應屆香港傑出義工得主。
「背水」報讀演藝學院
楊秉基自言從獲悉得獎至今,每日均緊張難言,認為「旁人多形容我是『廢青』,現在我卻成為傑青,實在有點百感交集。」他回憶指,自幼被灌輸學業為先,故重考公開試3次都不放棄,終獲香港理工大學製造工程系取錄,惟發現自己志不在此,所以在大學3年級時,不但缺席期末考,更報讀香港演藝學院並獲取錄,從而使自己沒有退路可走,一心專注於藝術行業。惟大眾普通認為有關藝術事業「搵唔到錢」、「無前途」,不少人更標籤此類藝術從業者為「廢青」。
楊秉基表示,夢想如種子,會逐漸發芽發酵及茁壯成長,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勸年輕人勿為學業而埋沒理想,勉勵有志於藝術事業的人勿輕言放棄,強調「儘管旁人不了解,認為你在發癲,都要抓緊機會,盡情發夢。」
赴伊波拉疫區 心理學家膺傑青
另一名「傑青」張依勵則表示,於中學時加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並立志成為臨床心理學家,盼可幫助有需要人士重建心理健康。她過去曾往西非利比里亞參與控制伊波拉疫情及到尼泊爾參與大地震後的支援,集中輔導災民及當地醫療人員的心理健康,亦培育各地逾2,000名前線心理急救人員及災後心理支援課程的導師。她直言:「向災民提供災後物資容易,為他們重建家園容易,惟他們心理上所受的傷害及衝擊難以痊癒。」故心理輔導於災區十分重要,為必需品而非輔助品。
籲港人加強鄰里關係
張依勵批評,港人對心理輔導認識及發展均不如其他發展中國家,皆因社會對情緒病及精神病患者往往戴着「有色眼鏡」,導致有關患者怯於求助,呼籲港人應加強與鄰舍的關係,藉溝通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質素。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自1970年創辦「十大傑出青年」至今已有45年,總共選出348名傑出青年。選舉首席評審沈祖堯表示,甄選要求非以候選人的金錢多少及學歷高低來衡量,而是取決於其對社會作出的貢獻,為公眾樹立學習榜樣。
總會會長梁國柱指,是次選舉旨在表揚在工作及社會服務上有卓越表現的青年,以鼓勵他人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