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將大力提升南京大屠殺檔案的保護標準,將建立南京大屠殺檔案專題數據庫。圖為觀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檔案牆」前參觀。 新華社
提升保護標準 供全人類共享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昨日透露,對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世界記憶遺產的相關要求,中國將大力提升南京大屠殺檔案的保護標準,並在面向海內外進一步徵集檔案史料的基礎上,建立南京大屠殺檔案專題數據庫,以供全人類更深入認知這段歷史浩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晚間宣佈將47項文獻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其中包括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這標誌着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認知達成共識。
申遺成功 檔案保存要求更高
南京大屠殺檔案主要收藏單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郭必強介紹,南京大屠殺事件是二戰中侵略者於被侵略國首都公開進行的一場反人道的屠殺暴行,加害方、受害方和第三方均形成了大量的檔案。與同類型的記憶遺產相比,南京大屠殺檔案數量之龐大、種類之豐富是獨一無二的。提請申遺的11組檔案具有真實性、唯一性和珍貴性等多重特點,因而,申遺成功是理所應當的。
申遺成功對檔案的保存提出了更高要求。據介紹,南京大屠殺檔案主要藏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後,相關場館都要再進一步提高檔案保護標準,並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專題特藏。
海內外開放 願與日學者交流
專家表示,南京大屠殺對中國人民,是一段創傷記憶;對中日兩國人民,是一段警醒記憶;對全人類,也是踐踏和平與尊嚴的記憶。正是基於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對於中國來說,在保護好檔案文獻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發揮南京大屠殺檔案的作用迫在眉睫。正如外交部發言人在10日的例行發佈會上所說,「確保這些珍貴文獻得到保護和傳播,充分發揮這些文獻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共創未來、捍衛人類尊嚴的積極作用。」
有鑒於此,內地多家相關檔案館將聯合建立南京大屠殺檔案專題數據庫,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蒐集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檔案資料。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庫建成後將面向海內外開放,歡迎各國學者前來查閱、研討,也願意與日方學者做任何學術方面的交流,以便供全人類更好地了解、研究這段因侵略戰爭引發的人類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