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低頭族」


張愛玲

低頭族(Phubbing)一詞,出自澳洲麥肯和Macquarie大辭典,指時時刻刻只顧低頭看屏幕的人群。他們埋頭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發短信、玩遊戲、看視頻,眸子與屏幕親密接觸難捨難分,卻冷落了身邊的親友同伴。以至有人這樣嘲諷道:「世上最遙遠的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他(她)卻始終埋頭玩手機。」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網絡科技飛速發展,愈來愈多地球人成了「低頭族」。

固然,網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社會交往,給人們帶來無窮效益與樂趣。它又像一把雙刃劍,時刻侵擾人們的健康,更侵擾人們的精神。

國慶當晚,筆者和老同學們於鄭州一家飯店歡聚,寒暄過後大家紛紛掏出手機,先是互相欣賞家人和孩子的照片,很快都轉入個人空間,一言不發地埋頭看屏,包間頓時鴉雀無聲。一個滴酒不沾的女同學竟順手將五十六度的白酒當茶水咕嚕嚕喝下大半杯......同學會就此不歡而散!

我的外甥三年前就成低頭族,白天邊賣服裝邊玩手機,晚上回家就上網玩QQ,他母親反覆勸阻也無效,他自己說「寧可不吃不喝,也不能不上網」,一次家人氣得將網線扯斷。

我的閨蜜梅蘭在一家外企當白領,每天醒來頭件事就是看手機,臨睡前也一定要看微信,整天有事沒事掏出手機刷微博、看朋友圈。她買過多部蘋果、三星和小米,須臾不離屏幕,「低頭」成了她習慣動作,刷屏成了她生活方式......日前卻因玩微信耽誤了一項重要業務,被洋老闆炒了魷魚。

年逾八旬的王老是我敬重的老編輯,他有個美滿的大家庭。今年中秋節我去拜訪,卻發現不對勁了。過去逢年過節全家人必定歡聚,那是他最開心的時刻。近年的團聚卻愈來愈煩心,禍根就是手機!他和夫人每每準備了一桌美味佳餚,卻引不來兒女們的好感,他們我行我素,頭也不抬,邊吃邊看手機,氣得老人家一杯酒也喝不下去。

老先生忿然對我道:「你瞧,個個成了六親不認的『低頭族』,連我最喜歡的五歲小孫子寶寶,也走火入魔上網玩遊戲,想跟他說說話、逗逗樂,簡直不可能!」我笑着走近寶寶,從包裡取出一盒比利時朱古力引誘他,這孩子居然頭也不抬,高聲地嚷:「別煩我啦,我正玩賽車遊戲哪!」

與王老不同的是,一些中老年人也鬼使神差地成了低頭族。

不少年輕人將自己玩過的手機,或者不惜千金買來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孝敬父母,說:「網絡時代啦,你們也要與時俱進,提高生活品質!」並手把手教會他們。老人們也不甘落後,邁入低頭族的行列。

六十六歲多的李大姐就是一例,她兒子和兒媳都是iPhone迷,也唆使她成了「拇指族」。李大姐腦瓜靈,很快學會發微信、玩QQ,擁有眾多的「朋友圈」,不到一年就變成鐵桿手機迷。前些天我去她家送月餅,按了幾下門鈴居然沒反應。事後她解釋:「對不起,俺正在刷屏,沒聽見門鈴耶!」她兒媳忙說:「是的是的,前天我媽做飯時看屏,竟把白糖當味精,將一鍋排骨湯搞得沒法下嚥啦!」

也是這位李大姐,前天卻打來電話,說她脖子酸得抬不起頭,眼睛也變得模糊,要我陪她上醫院找專家。大夫做了幾項檢查,反覆問診後斷定,她得的是「手機病」。

「手機病?」我倆頓時目瞪口呆,瞪大眼睛望着醫生。

這位大夫是海歸博士,挺敬業,他說:「手機病也叫手機綜合症,是現代人對手機過分依賴所致。」他介紹,每天開手機十二小時以上就會損傷健康。脖子酸痛,正是長期頭頸姿勢不當導致頸椎扭曲,增生的骨刺刺痛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引發的頸椎病。

博士又道,手機屏幕字體小,成天埋頭盯着手機,睫狀肌就處於緊張狀態,必然誘發視力模糊、近視、乾眼症等眼病,乘車或走路時看手機對眼睛傷害就更大。他告誡李大姐: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不要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多活動頸部,半個鐘頭就要閉眼休息或眺望遠處以緩解眼部疲勞。

醫生還說,低頭族還會罹患「手機依賴症」或「手機焦慮症」,他們將自己封閉在虛擬世界,必然產生鬱悶、糾結、自閉、幻覺,身心俱傷。博士最後道:「當兒女的與其送父母智能設備解悶,不如多陪陪他們,再高級的電子產品也替代不了親情啊!」

「手機病」還不是最可怕,玩手機而引發的慘劇才最令人悲嘆。當我們讀到「17歲女生走路低頭玩手機不幸摔死」、「一乘客發短信不慎跌入地鐵軌道致死」這樣的報道,能不扼腕寒心嗎?

近年有關司機開車看手機肇致車毀人亡的事屢見報端,一個個無辜者死於非命,小小手機變成可怕的「馬路殺手」,實在令人悲痛和反思!某地一名因看手機奪走三條人命的司機闖禍後,家人賣掉房子、傾囊積蓄,湊齊九十萬元賠付亡者家屬,肇事者被捕後嚎啕大哭道:「對不起死者家屬,我一輩子當牛做馬也不能彌補自己的罪過,都是手機惹的禍啊!」

其實手機並無罪,正如任何新科技都沒有錯,是使用者心理出了偏差!他們淪為手機的奴隸,手機弄得他們忘乎所以,暈頭轉向了!真是「上帝叫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如果人們能正確、科學、適度地使用手機,就不會滋生眼睛、脖頸等病變;倘若人們視親情重於手機,就不會冷落感情、徒生悶氣;假如司機們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一幕幕血淋淋人間悲劇就不會發生!

古人云「玩物喪志」,或許不能將低頭族與此相提並論,但玩手機玩到走火入魔地步,妨礙工作、傷害體質、挫傷情感乃至造成萬劫不復的慘劇,終非好事吧!

人們不禁拷問:是什麼催生出如此眾多的低頭族?

前思後想,是人們的精神王國出了毛病!歸根結底,是社會文化的丟失、公序良俗的失落,催生了神州大地比比皆是的拇指族!

一位著名學者直言:「我們社會有着無限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精神食糧,現代人不該守着文明經典而埋頭於垃圾食品!」

更多有識之士呼籲:不做低頭族,爭當好網民;放下手機一小會,關愛親人一輩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做低頭族,做回我自己......

低頭族們,抬起頭來吧-多欣賞眼前的美景,重拾那人間的真情!

相關新聞
百家廊:「低頭族」 (2015-10-22)
思旋天地:「一帶一路」下香港機遇(一) (2015-10-22)
隨想國:餐館服務員 (2015-10-22)
琴台客聚:優雅是一件很難的事 (2015-10-22)
七嘴八舌:喝好啡茶的秘訣 (2015-10-22)
翠袖乾坤:兒子要出走 (2015-10-22)
獨家風景:創作人的想像力 (2015-10-22)
百家廊:女人生孩子這件事兒 (2015-10-21) (圖)
琴台客聚:舉重若輕 (2015-10-21)
生活語絲:悲從中來 (2015-10-21)
天言知玄:「怨婦」開竅記 (2015-10-21)
鵬情萬里:史上最成功的爹 (2015-10-21)
翠袖乾坤:勁讚:李亞鵬做得好 (2015-10-21)
路地觀察:真正的「藥效」 (2015-10-21)
百家廊:沒有時間老 (2015-10-20) (圖)
聊易談經:觀卦 (2015-10-20)
思旋天地:鄭穎芬北嫁音樂家劉瀚聰 (2015-10-20)
發式生活:科技進步的好處 (2015-10-20)
見多識廣:「民國大總統」萬花筒 (2015-10-20)
翠袖乾坤:新聞人物 (2015-10-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