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已推行十年,近年社會上出現了激烈的爭論,其存廢更成為問題焦點。
現在應該是對這種評估的運作和效能進行深入檢視的時候;即便爭論不出現,也須作出總結,因為它在全港所有的中、小學推行,直接影響整體的教與學,不能等閒視之。
這種方式的教學評估,早已在一些先進的國家推行,它的好處在於能夠較為準確地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以利於學校的因材施教以及取得政府(教育局)給予的相應支援。也許基於外國的成功經驗,當年政府決定仿效。經過近十年的實踐,證明這是能夠全面、客觀、真實地測定出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方法,若因某些副作用而輕率地加以否定,甚至提出「立即廢除」,實為不智之舉。
現在有些學校(特別是小學)為取得更佳的評估成績而令學生反覆「操練」,因而使學生承受壓力,更打擊其學習興趣,亦打亂了學校正常的課程安排。由於「操練題目」日趨刁鑽與艱深,不但難倒學生,還引起家長的反感。出現這種現象,也許是政府始料不及的。當初移植這種評估方式時,對香港的特殊情況顯然了解不足。香港社會素來競爭劇烈,反映在教育領域內便是學位爭逐潮高漲,不論公開考試或評核,總是要緊張地應試,競爭的激烈程度,世上罕見。因此,在廣泛推行這種評估方式時,必須同時訂出防止「操練潮」的辦法。若無法遏制「操練潮」,便要斷然採取措施,確保教學的正常運作。
目前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確實掌握參與「操練」的真實情況,弄清「操練」是個別情況抑或普遍現象。若為前者,不難加以糾正;若屬後者,則要取得真實數據以及了解「操練」的具體表現,從而採取有力的措施克服「操練潮」。這需要過細的工作,切忌「大刀闊斧」或「一刀切」,對它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均不適宜。
教協的一位副會長諉過於教育局,認為教育局濫用TSA成績,向教育團體訓示,並使學校下傳壓力。作出這種抨擊,必須提出證據,否則便是污衊,無助於官民合作,尋求問題的解決。須知稍有腦筋的人,都不會相信,即使當局推行TSA有不足之處,絕不至於愚蠢到濫用官威,對教育社團和學校橫施重壓,使矛盾惡化。
此外,還需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由於中三進行TSA,沒有「操練潮」,可繼續推行。小六的TSA有助於升中學生組別評核,只要不出現「操練潮」,仍有存在價值。小三的TSA出現較多「操練」,需要格外注意,可視乎其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辦法糾正之。總之,TSA可以改善,不宜貿然廢除。
教育局總攬教育工作,應站得更高,看得更遠。TSA引起的「操練潮」,正是香港應試教育的病態表現。近年學生的學業負擔更重,精神壓力更大,連幾歲的幼兒也受到「贏在起跑線上」的煎熬,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受到衝擊,考試壓力有增無已。面對這種傾向,教育局不僅要行使教育的行政管理權,也要為教育掌好舵,務使教育沿着正確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