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簽署了59項合作協議,總額達400億英鎊。更重要的是,中英建立共識,努力促進中國和歐洲建立自由貿易區,更好地通過「一帶一路」實行產業對接。中英兩國不同制度、不同意識形態,能夠緊密合作,成為世界大國構建和諧關係的新範例。當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是一次重大創新。如今習近平訪英,中英建立全面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是又一次歷史性創新,說明大國之間可以互相信任、合作無間, 取得雙贏。中英加強合作創造巨大商機,給予香港的金融業、創科業帶來黃金時期。
未來,倫敦將會成為歐洲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為中國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和有穩定收益的股票。倫敦金屬交易所和中國建設銀行簽訂合作協議,香港交易所已與倫敦金屬交易所簽署了建立倫敦和香港兩地期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協議。這反映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今後中英的金融戰略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港可在中英合作扮演重要角色
中英的經貿協議涵蓋廣泛的領域,包括創意產業、零售、能源、衛生和科技、金融服務、航空航天和教育領域等。更重要的是,中英企業、大學和機構簽署逾20億英鎊關於醫療衛生領域的經貿合作協議,涵蓋科學研究、醫院建設、教育培訓、診斷和藥物研發,充分顯示了中英兩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巨大合作潛力。中英通過兩國大學的科研合作,將可逐步吸納香港的各家大學,參與創新工作。
在節約能源和新能源的領域,中英的協議合作規模高達3.25億英鎊,包括低碳出租車、零排放跑車和電視培訓計劃等。其中,阿斯頓·馬丁公司宣佈與信中利達成5,000萬英鎊的協議,用於發展零排放RapidE跑車。倫敦出租車公司所有者吉利控股集團也宣佈追加5,000萬英鎊投資,以提高他們的研發能力,推出新型零排放黑色出租車。香港在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實力,今後將會參加到有關的創新研究之中。
中英還簽署了《關於海關事務的合作與行政互助的諒解備忘錄》、《關於加強中英兩國地方貿易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的商貿合作今後將大大加強。電子商貿往來要求海關的無縫對接,加快商品通關的速度。香港今後如果要想發展電子貿易,特區政府怎樣制定政策,配合國家的戰略發展,是一個新的重大課題。
中國三峽集團與葡萄牙國家電力公司簽署《關於聯合投資開發英國MORAY海上風電項目的合作協議》,中國建材集團與WELINK能源公司簽署關於英國光伏電站及新型房屋項目合作的協議,中投公司、中船集團與嘉年華英國公司、芬坎蒂尼公司簽署《豪華遊輪建造及運營項目合作協議》中信集團與ABP(倫敦)投資公司、道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英國皇家阿爾伯特碼頭開發項目總承包協議》等等,都說明了中國的能源項目、建築承包項目、豪華郵輪開始出擊,在英國發展業務,開展這些業務,自然會給香港提供更多的業務份額,凸顯香港在投資和集資的角色。
擺脫政治化集中精力謀發展
中英是兩個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能夠緊密合作,香港的反對派卻處處糾纏意識形態的爭拗,反對和內地合作,這是開歷史的倒車。歷史的大潮流,浩浩蕩蕩,勢不可當。反對派抗拒、阻撓香港與內地合作, 損害港人利益,這樣倒行逆施,違背民意,必然自我孤立,被廣大市民拋棄。
中英加強全面合作,給香港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香港的創新及科技局能不能早日上馬,香港的大學能不能投入到創新科技中,在學術研究上更上一層樓,香港能不能擺脫事事政治化,這將影響到香港能不能把握中英合作帶來的機遇,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可以肯定,香港若繼續陷入沒完沒了的政爭,忽視發展,錯失發展的黃金機會,被邊緣化在所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