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國大選的政治正確性何以被拋棄?


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2016年美國大選,美國和整個世界都很自然地想到會是兩個家族的對決。民主黨陣營的希拉里.克林頓野心勃勃,上次黨內初選敗給奧巴馬,卻成為奧巴馬第一任期內的國務卿,積累了不少政治經驗。民主黨內,希拉里可謂一枝獨秀,儘管她一直未能擺脫「郵箱門」醜聞的困擾。目前看,希拉里依然是民主黨最具實力的參選人。現任副總統拜登決定不參選後,希拉里的白宮之路又掃除了一個最大障礙。

民主共和兩黨混戰

共和黨內被寄予厚望的布什家族的第三代傑布.布什,卻一直萎靡不振。他在黨內的民意支持率一直維持低位,在眾多的共和黨參選人中,根本排不到前三名。從2016年民主和共和兩黨初選的膠着亂象看,政治的嚴肅性和正確性往往也會被選民異化,甚至被另類的參選人攪擾。地產大亨特朗普正是這樣一位破壞政治正確性規則的人。他代表共和黨參選,卻以另類言行和不講政治的無厘頭,讓美國初選呈現出全民娛樂的態勢。這位地產大亨,雖以共和黨參選人身份出現,卻左右開弓地嬉笑怒罵兩黨參選人。那些兩黨政治精英,不管希拉里還是傑布.布什,抑或其他人,似乎都擰成了一股繩,決意要把特朗普趕下去。然而,美國大選始終要看民意高低。特朗普參選以來的民意支持率,不僅一直高於共和黨參選諸公,也超越民主黨的希拉里。這種民意取向,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最新民調顯示,黨內特朗普以30%的民意支持率,高於第二名10個百分點,傑布.布什等一干參選人的民意支持率甚至不到10%。而希拉里亦只有40%的支持率,低於特朗普的45%。距離初選還有3個月,共和黨內的精英參選人正抓緊最後機會,聯合狙擊特朗普。否則,特朗普真的將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哪怕共和黨非常不情願。

美國政治正確性 與民意相牴牾

特朗普一路高漲的民意,凸顯美國政治正確性,越來越和民意相牴牾。美國經歷了多年經濟危機的痛苦時光,雖然奧巴馬表現不錯,而且力求在醫療保險、稅收等民生舉措上為中低收入階層謀福利。但他也在移民問題和自由貿易協定等「國際化」的課題上走得較遠。而這,恰恰和中低收入階層的利益不同步。

希拉里和傑布.布什,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故此,希拉里對奧巴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並不認可;傑布.布什雖然在移民問題上發聲,卻愚蠢地將自己繞進了種族歧視的漩渦。可是,特朗普以無厘頭的風格,將兩黨一眾參選人諷刺挖苦之後,其語言風格已經為美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人所接受。因而,他在邊境管控、移民遣返和侵犯美國人就業的貿易協定上的「非主流」立場,很容易引發美國民眾的共鳴。

客觀而言,特朗普的高民意支持率,與其說是大眾民主的勝利,倒不如說是民粹主義的凸顯。這對美國傳統政治和主流政治家,如奧巴馬、希拉里當然還有傑布.布什之流,是當頭棒喝,反映美國民眾的思維方式,為何和宏大敘事的美國政治如此不合拍。尤其是,特朗普是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製造出來的,作為美國民主護佑者的精英政治家們面對特朗普卻無計可施,這是政治精英們所面臨的現實難題。

當然,美國民主不是幼稚和弱智的。也許特朗普只是美國人發洩現實不滿的道具,抑或是以特朗普警示美國政治亟需變革。因而,當美國政治進入關鍵時刻,美國人也許就會放棄對特朗普的支持,轉而支持精英政治家。因此,特朗普的高人氣也許就是一場鬧劇,他的表演可能會止於初選,即使初選成功也不會進入白宮。但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希拉里還是傑布.布什抑或兩黨其他參選人,應該有自己的政治定性,不宜為了民意而炒作政治議題。否則,自詡政治正確的他們,和特朗普有何區別?

相關新聞
「全面開戰」圖拖垮創科局 剪布有理有據得民心 (2015-10-30)
五中全會為振經濟達小康繪製藍圖 (2015-10-30)
放下政治爭拗 力拓經濟發展 (2015-10-30)
放棄加工貿易不利國家工業發展 (2015-10-30)
美國大選的政治正確性何以被拋棄? (2015-10-30)
來論:特務手段偷錄錄音 破壞保密必須追究 (2015-10-29)
廿四味:陳文敏爆料圖翻案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2015-10-29)
中國「十三五」規劃新看點及制定過程 (2015-10-29)
從貝理雅承認情報判斷失誤說起 (2015-10-29)
保持戰略定力 加快島礁建設 (2015-10-29)
大學生應多點理性少點衝動 (2015-10-29)
民建聯做實事區選贏支持 (2015-10-29)
七成市民支持溫和中間派 激進派區選陷困境 (2015-10-28)
廿四味:民主黨拒「搞事四人幫」插手防被邊緣化 (2015-10-28)
中英關係「黃金期」和「十三五」給香港帶來重大機遇 (2015-10-28)
香港應擺脫「本土主義」束縛 發展成超級國際大都會 (2015-10-28)
開啓香港金融、航運中心和「一帶一路」的深度融合 (2015-10-28)
民建聯從來沒有反對興建青龍大橋 (2015-10-28)
激進參選者必被選民拋棄 (2015-10-28)
《蘋果日報》唱衰中國 歪曲事實愚蠢無知 (2015-10-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