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董建華期望反對派與建制派合力與特區政府突破香港現時的政治困局。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一年來飽經風雨,經歷了「佔領」的動盪、政改方案表決的躁動。去年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昨晚舉行周年晚宴,基金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表示,香港過去有小部分人以不文明及違法行為,在香港和內地關係上製造事端破壞「一國兩制」,並製造內耗,令香港喪失機會及虛耗時間、發展停滯不前。他強調,和平理性、開明務實才是香港多年來的進步動力,並期望反對派愛護香港及提有建設性意見,建制派也要以高度的紀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兩者合力與特區政府突破香港現時的政治困局,攜手建構未來。
董建華昨日在致辭中表示,回顧過去一年,香港充滿風風雨雨,是自回歸以來一個重要的政治分水嶺。他說,香港社會現在應認真地面對當前的挑戰,開闢未來,「我們今天面對的難題,在國家層面,有些人對祖國認識不足;在內部管治層面,被捲入內耗的漩渦;在政策發展的層面,一方面因為管治制度上的一些局限,一方面因為內耗,令施政停滯不前。這些都是非常嚴峻和必須克服的問題。」
批少數人搞事 破壞「一國兩制」
他批評,香港有小部分人以不文明及違法行為,在香港和內地關係上製造事端破壞「一國兩制」,「有一部分人港人對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得來的成就視而不見,反而選擇性的聚焦於國家在發展道路當中遇到一些個別事件,並將此無限放大、以偏概全。這些個別的人士以不文明、甚至違法的行為在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上製造事端、製造矛盾,傷害兩地人民的感情,他們製造及鼓吹所謂『中港矛盾』,是破壞了『一國兩制』。」
董建華坦言,過去10多年來,內耗成為香港政治的特色,令香港發展停滯不前,當中包括社會上的內耗、立法會內的內耗、行政與立法之間的內耗,其中莫過於去年的「佔中」,「佔中」不但大面積影響了很多市民的生計,亦鼓勵了以一些違法的行為去表達不滿的風氣。
最痛政改遭否 創科被拖3年
他批評反對派在政改及創科局的問題上,令香港喪失機會及虛耗時間,「我最心痛的例子,是政改方案表決,『泛民』的堅持,令到香港白白喪失了2017年普選特首的歷史性機會。另外一個例子是成立創科局,但『泛民』議員的拖拖拉拉虛耗了3年,創新與科技是分秒必爭的全球競賽,3年是等於一個世代。」
董建華認為,解決內耗問題、香港政治上的困境,當然一定要在制度上作出努力,但香港最大希望還是在於香港人。
他指出,「激烈的行動,容易吸引眼球、容易獲得媒體報道、容易在網上被瘋傳,於是激進分子好像主導了香港的公共議程」,但強調和平理性、開明務實才是香港的主流民意,才是香港多年來的進步動力。
他續說,特區政府、建制派和反對派於突破香港的政治上困局中均有責任。他認為,香港需要一個愛護香港的、有建設性的反對派,故呼籲反對派應堅持遵守法治精神的原則,忠於香港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本着「是其是,非其非」的務實態度,以港人的福祉為依歸,用建設性的態度監督特區政府、建設香港。
指建制派同立場 是基本倫理紀律
董建華又指出,建制派要清楚認定立場,以負責的態度,忠於香港基本法及「一國兩制」、以高度的紀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建制派內有代表不同利益的派系,有不同的聲音,是正常的。但是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基本立場上,建制派必須立場一致。這是基本的政治倫理和紀律。」
董建華最後總結道,香港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有挑戰不等如沒有希望,香港精神從來講的是「我做得到!」「我們站在機遇的關口,有挑戰便是讓我們可以有乘風而起的契機。這一代不應對前景感到無望,而下一代則應該對前景充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