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請不要將TSA政治化


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反對「全港性系統評估」(TSA) 的風潮乘區議會選舉而起,至今已兩個多月。一些持反對TSA立場的組織,其立場之強硬,態度之蠻不講理,彷彿除了取消TSA,政府就別無他選。這種非黑即白,把對立面推向極端的態度,旨在把事件「政治化」,製造更大的社會矛盾。TSA確有不足之處,但不能因噎廢食,審視TSA的存廢,更必須實事求是。將單純的教育議題政治化,變作打擊政府管治的工具,非學生和家校之福,更非社會之福。

實事求是 理性看待TSA

名為「爭取『取消小三TSA』」的組織堅持教育局須立刻取消本學年TSA,即使局方已允諾檢討評核機制,並發函學校遏止操練,卻被反對者斥責局方制度僵化、拖延時間、諉過學校云云。此外,更有反對者呼籲發起「亂考TSA」的所謂「不合作運動」。

評論TSA存廢,首要釐清TSA的目標,以及形成操練的因由。2004年香港在小三、小六和中三確立TSA制度,本意是評核全港學生在中英數三科的水平。長遠而言是用作了解整體學生表現,以資改善。關鍵是這一「評估」並非針對或反映個別學生的成績。眾所周知,每間學校的教學成效不盡相同 (即師資、學生能力、教學方法、各校各科考卷深淺差異等),教育當局有必要以TSA作為參照,審視學生的整體水平,甚或個別學校相對於全體學校的表現,對未來的課程規劃,有着重要的指標作用。事實上,在海外,類似香港TSA的評估模式十分普通。目前的情況是,TSA基本上只是小三和小六出現普遍的操練,當中包括補課、要求購買不同的補充練習。如斯操練,甚至佔據正規課堂教學時間。出現這種捨本逐末的現象,正是小學校方每每認為TSA成績會成為教育局評估學校水平的指標,甚至可能導致所謂「殺校」。於是,校方便把壓力轉移至學生,當一所小學開始操練,自然形成「惡性循環」。

顯然,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是校方對TSA的誤解,二是校方藉該校TSA的表現,作為招生的宣傳手法。如果局方更清晰地向學校管理層澄清他們的疑慮;並且不再向所有小學和中學發放所屬學生的TSA成績,又規定若學校操練TSA,教育局可向校方發出警告。筆者相信,過度操練的情況必會得到改善。

強硬要求廢除 不是理性態度

再者,有關TSA題目的擬訂。本來,TSA就是要學生在毫無壓力下應試,所以題目深淺不一,用意是區別能力較高與稍遜的學生。若以小三中文科為例,分設閱讀(25分鐘)、寫作(40分鐘)、聆聽(20分鐘)、說話(3分鐘)及視聽資訊(15分鐘),合共五卷(當中說話及視聽資訊只會隨機抽樣考核)。在數量上,誠然過多,倘若改革,其實可以把「聽、讀、寫」結合為一卷,減少逾一半題目和應考時間,如由目前逾兩小時的總評核時間,縮減至45分鐘。就題目而言,如小三寫作一卷,多年以來,都要求考生撰寫兩篇文章,字數不限,但其實可改為考核學生造句,也同樣能測試其寫作(構詞與組織)能力。又如閱讀一卷,目前要求考生閱讀兩篇文章,每篇約500字,然後回答題目,大可考慮減少一篇,也無礙考核學生的閱讀能力。

筆者認為,TSA確有不足之處,但不應因噎廢食,不問情由,只管反對。評論時當要實事求是,對症下藥,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然而,目下的焦點,反對者只是高喊「廢除TSA」,甚至把矛頭直指政府,這並非講道理的表現,無補於事,也未能看清問題的癥結。筆者不禁要問,有多少市民能認真審視一下TSA的目標和作用,或者先翻閱各科考卷,方下判語呢?

相關新聞
延阻版權修例危害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生存和發展 (2015-12-15)
請不要將TSA政治化 (2015-12-15)
補貼?基金?回收更需「授之以漁」 (2015-12-15)
取消強積金對沖 對業界影響深遠 (2015-12-15)
《時代》周刊重視IS頭目的全球影響力? (2015-12-15)
版權修訂 所為何事? (2015-12-14)
不為繁華易素心 (2015-12-14)
西方走廊:奧巴馬「陰招」撬散美國霸業根基 (2015-12-14)
人民幣不可能大幅貶值 (2015-12-14)
陳文敏阻特首任校監「賊喊捉賊」 (2015-12-14)
杜葉錫恩的包容民主和大愛情懷 是香港永恆財富 (2015-12-14)
廿四味:「熱狗」獨裁霸道 侵犯言論自由 (2015-12-14)
來論:梁家傑抹黑「一地兩檢」的底牌是「港獨」 (2015-12-12)
「反對TSA」是民生議題還是政治議題? (2015-12-12)
跨境執法合憲 「一地兩檢」可行 (2015-12-12)
「青年新政」,說好的「繼續地區工作」去哪裡了? (2015-12-12)
若實行「零利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 (2015-12-12)
科技產業發展需切實解決問題 內外兼顧 (2015-12-11)
反對派對版權條例拉布愚不可及 (2015-12-11)
香港配合「一帶一路」 發展知識產權管理中心 (2015-1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