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物多樣:保育海岸研生態 分析垃圾追源頭


放大圖片

■年輕人參加了「育養海岸計劃」,到大埔元洲仔紅樹林進行生態調查。 莫雪芝 攝

除環境監測外,生態普查同樣要求大量的現場科學數據,是「公民科學」熱門領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去年起推行的「育養海岸計劃」,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同類計劃,項目組織了數十名相關學科的大學生擔任「海岸科學家」,以顧問角色支援數百名義工,於全港約30個具生態價值的海岸地點,系統化記錄生態品種及污染情況,成為保育海岸環境的重要科學素材。

記者早前跟隨計劃到大埔元洲仔紅樹林地段調查,項目經理楊松穎指,一眾「公民科學家」會利用科學化及系統性的方法去收集海岸數據,包括搜尋不同的生態品種,幫助建立香港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庫,同時分析海岸垃圾的分佈及來源。計劃早前公佈首階段結果,包括在紅樹林平均記錄27個生態品種,泥灘則平均有26個;而海岸垃圾以塑膠佔最多,比率逾六成。

增生態保育意識

有份參與調查的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環境保育課程學生鄺炫碩,從活動中學習到不少生物調查知識,以及「樣方」及「樣線」等科學採集方法。他認為「公民科學」的概念雖然較少為港人認知,但對大眾來說往往較易掌握,值得推廣。本身為海洋生物學博士的浸大國際學院講師嘉德智(Stephen Cartwright)亦有參與計劃,他指該「公民科學」項目不止在於組織義工清理海洋垃圾,而是透過公眾參與和調查,了解生態情況及垃圾來源,同時提高社會的生態保育意識,再配合科學化的結果,推動政府增加措施,解決污染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相關新聞
人人做科研之三:踏遍香江 學生合製光害圖 (圖)
準確數據:採集數據多意外 質量參差因外行 (圖)
監察天氣:社區網絡助「觀天」 中學可「玩」電磁炮 (圖)
生物多樣:保育海岸研生態 分析垃圾追源頭 (圖)
津校公積金「損手」 單季「蒸發」45.7億 (圖)
有學校「走法律罅」 TSA換名續「作惡」 (圖)
逾半學生指學校升學就業欠支援 (圖)
有優才拒跳級: 與友同成長學溝通 (圖)
大學遊蹤:北中醫「練功」一載 既「感恩」亦「豐盛」 (圖)
休版啟事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中華44文物化石歸家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公院加完人工研加價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一小槌定百年大事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牛肉乾」倡2017年加價五成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田灣核站擴建等潔能項目獲批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協康一條龍助自閉青就業
通識把脈:改功課須個別「斷症」
氣候大會 終成氣候 (圖)
概念圖:巴黎氣候大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