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改功課須個別「斷症」


因工作關係,經常收到來自不同學校學生的功課,每次看到一個情景都不禁詫異,就是不留痕跡的批改方法。雖然深明日校教師教務繁重,可是值得反思的是,倘若教師沒有給予任何回饋,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學習?

課業回饋大致分為3個形式,其一以剔號和交叉標示正確與錯誤的地方,這種應該是最基本的批改要求,然而,核心問題是學生能否掌握符號背後的真義?其二,以分數高低反映學生表現優劣,衍生問題與符號無異;其三,以文字語句,說明學生值得肯定或尚有補足之處的地方。筆者愚見,唯有這種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回饋模式,原因涉及通識的學習目標。通識講求批判性,或稱之明辨性思維,總而言之涉及思維訓練,例如推論關乎培訓學生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課業表現正正反映學生思維能力,只是運用符號或分數表達,期望學生「心領神會」,豈可接受?

大量參考答案無針對性難吸收

當然,部分老師會採用折衷之法,透過整體教授指出常見錯誤,並且派發參考範文,使學生可以透過模仿得以進步。這種方法當然勝過只是運用符號或分數傳意,然而,如前述,學習通識等同學習思維,現今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差異,集體授課的確「慳水慳力」,並不代表可以抹殺個別課業回饋的重要性,唯有針對學生表現給予針對性建議,學生才能有清晰進步方向,例如早前一位名校生向我表達他的學習困難,因為學校經已給予該位名校生大量參考答案,但是從屢次的課業可見,完全沒有吸收和進步,當我細看他的功課,立即判斷出他一定是商科學生,因為該名學生所有思路均囿於經濟角度,所以作答盲點正是未有從多角度回應題目。由此可見,個別思維差異,始終都要親自判症才可以解決,畢竟世界上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醫百病。

筆者無意冒犯日校老師的專業,純粹從學習效能探討回饋方式的優劣,本身多年日校經驗亦令我體會日校教師的局限與無奈,只是希望拋磚引玉,好讓同工們思考一下如何才可以令學生得到最好的學習,以及最有效的方法。■Henry Law 資深通識科教師

相關新聞
人人做科研之三:踏遍香江 學生合製光害圖 (圖)
準確數據:採集數據多意外 質量參差因外行 (圖)
監察天氣:社區網絡助「觀天」 中學可「玩」電磁炮 (圖)
生物多樣:保育海岸研生態 分析垃圾追源頭 (圖)
津校公積金「損手」 單季「蒸發」45.7億 (圖)
有學校「走法律罅」 TSA換名續「作惡」 (圖)
逾半學生指學校升學就業欠支援 (圖)
有優才拒跳級: 與友同成長學溝通 (圖)
大學遊蹤:北中醫「練功」一載 既「感恩」亦「豐盛」 (圖)
休版啟事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中華44文物化石歸家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公院加完人工研加價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一小槌定百年大事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牛肉乾」倡2017年加價五成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田灣核站擴建等潔能項目獲批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協康一條龍助自閉青就業
通識把脈:改功課須個別「斷症」
氣候大會 終成氣候 (圖)
概念圖:巴黎氣候大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