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逾半學生指學校升學就業欠支援


放大圖片

■社區組織協會認為,現時學校生涯規劃手法單一過時,建議當局提出指引改善。 社區組織協會提供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廣生涯規劃,鼓勵青少年在中學階段及早規劃人生方向。不過,有機構針對基層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過半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升學與就業支援不足,而且中學的生涯規劃輔導課單一過時,仍然停留在校內講座階段;加上大專資助課程學額及自資課程資助額不足,而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受性低,限制了基層青少年的出路選擇。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今年3月至8月,就基層青少年升學及就業困難進行問卷調查,收回82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分別有七成及六成學生指校方有提供升學資訊及就業資訊,但有超過五成學生認為學校提供升學與就業支援不足。至於學校提供升學及就業資訊渠道中,以校內講座佔絕大多數,其次是安排專業人士面談講解,或播放影片提供資訊,只有8人(約一成半)指學校設有實習計劃協助學生。

調查亦發現,超過三成及四成學生表示學費及家庭經濟因素會影響他們考慮升讀大學,主要是大專資助課程學額有限,但自資學位課程學費昂貴,對學生而言造成一定經濟負擔。

批生涯規劃淪紙上談兵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生涯規劃不僅涉及職業發展及就業資訊,更與個人志趣和能力的發展和培育有關,但研究顯示學校的生涯規劃只停留在升學與就業輔導層面,加上初中階段的職業教育只局限於講座、工作坊、學習營及參觀工作場所等,沒有讓學生思考自身的長處、能力和興趣,對學生真正考慮晉升有關行業的幫助非常有限,使生涯規劃課程淪為紙上談兵。

該會建議當局推出統一的生涯規劃課程指引,以釐清生涯規劃及課程內容,亦應着手培訓專業的生涯規劃導師,累積經驗強化「生涯規劃」在香港的發展,改善課程參差不齊情況。聯會又建議增加大學資助學位和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學費助學金上限,避免青少年因經濟困難失去入讀大學的機會。

相關新聞
人人做科研之三:踏遍香江 學生合製光害圖 (圖)
準確數據:採集數據多意外 質量參差因外行 (圖)
監察天氣:社區網絡助「觀天」 中學可「玩」電磁炮 (圖)
生物多樣:保育海岸研生態 分析垃圾追源頭 (圖)
津校公積金「損手」 單季「蒸發」45.7億 (圖)
有學校「走法律罅」 TSA換名續「作惡」 (圖)
逾半學生指學校升學就業欠支援 (圖)
有優才拒跳級: 與友同成長學溝通 (圖)
大學遊蹤:北中醫「練功」一載 既「感恩」亦「豐盛」 (圖)
休版啟事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中華44文物化石歸家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公院加完人工研加價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一小槌定百年大事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牛肉乾」倡2017年加價五成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田灣核站擴建等潔能項目獲批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協康一條龍助自閉青就業
通識把脈:改功課須個別「斷症」
氣候大會 終成氣候 (圖)
概念圖:巴黎氣候大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