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養生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醫學解碼:癲癇的中醫治療


放大圖片

■癲癇患者發病時可能會突然跌倒,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癲癇病俗稱「羊羔風」、「發羊吊」,是由大腦細胞過度異常放電所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疾病。其特點為突發性、短暫性大腦功能紊亂,如全身驚厥,失神發作,精神行為紊亂。病變的部位和傳導的範圍不同,其臨床症狀也各不相同。患者發病時,輕者失神發呆、點頭、終止活動;重者突然跌倒,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關緊閉,兩眼上翻,大小便失禁,甚至窒息死亡,甦醒後一如常人。有的患者會出現單側肢體抽動和小兒多動症,此類疾病在中國發病率約3%左右,多發於兒童期和青春期。

根據病因分為兩大類,一是原發性癲癇,二是繼發性癲癇。所謂原發性癲癇即經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腦部或全身性疾病。而繼發性癲癇則由各種腦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如先天性腦發育不全或畸形,產傷、顱腦外傷各種病源的腦炎、腦膜炎、腦寄生蟲病、腦腫瘤、腦膿腫、中風、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腦萎縮。全身疾病如腦缺氧(煤氣中毒,溺水等)。 低血糖、尿毒症、心臟傳導阻滯(「阿-斯綜合症」),子癇、高血壓腦病等。極大部分癲癇病患者沒有家族遺傳史。

西醫治療癲癇主要有藥物和手術兩種方法。中醫認為癲癇的發生是由風、火、痰、瘀為患,導致心、肝、脾、腎等臟氣失調,肝腎陰虛、陰虛則陽亢、陽亢則肝風內動、亢而熱盛、熱盛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煽為患,另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濁氣降則痰涎內結、痰迷心竅、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痰阻血瘀上擾清竅,終致癲癇發作。根據發病機理,常採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可以膽南星、半夏、天麻、u籐、石菖蒲、全蠍、殭蠶、蜈蚣、地龍、茯苓、丹參、鬱金、天竺黃、龍骨為基本方加減治療。

1.針刺治療

主穴:背三針、鳩尾、筋縮、腰奇、間使、額三針、豐隆。

配穴:申脈、照海、神門、關元、三陰交、足三里、太淵、三沖、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為主,每次酌情選用4至6穴。背上針取0.6至1.5寸芒針循督脈透刺,如神道透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陰關。進針後中等頻率(120次/分)捻轉1分鐘。額三針為雙側眉衝穴沿膀胱經透刺二針,取此連線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頂點沿督脈透針。余穴邪實用瀉法,體虛用補法,留針15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

2.艾灸治療

第1組:大椎、肺俞(雙)、脾俞(雙)、腎俞(雙)。

第2組:中脘、下脘、神闕、氣海、關元、天樞(雙)。

治法:隔薑灸,4至5壯/次,每周2次。2組穴位交替進行。

文:郭岳峰

(香港仲景堂中醫綜合診療中心主任中醫師)

相關新聞
健康小百科:生果熟食更易消化 (2016-01-31) (圖)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護理要點 (2016-01-31) (圖)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醫防治 (2016-01-31) (圖)
穴道按摩 破解陰鬱情緒 (2016-01-31) (圖)
醫學解碼:癲癇的中醫治療 (2016-01-31) (圖)
醫訊:垃圾食品吃太多 恐致大腦萎縮 (2016-01-31) (圖)
冬三月 話閉藏 (2016-01-24) (圖)
健康小百科:冬令進補對症下藥以免補出一身病 (2016-01-24) (圖)
健康小百科:空氣髒冷 小心鼻涕倒流 (2016-01-24) (圖)
醫訊:嬰兒食物過敏或與出生時過強免疫反應相關 (2016-01-24) (圖)
靚湯館:護髮湯 (2016-01-24) (圖)
進補誤區需謹慎 防寒湯補氣升陽 (2016-01-17) (圖)
健康小百科:「三九」養生 蓄積陽氣 (2016-01-17) (圖)
女性手腳冷冰冰 當心宮寒易不孕 (2016-01-17) (圖)
姿勢不良肩頸痛 肌肉伸展可舒緩 (2016-01-17) (圖)
醫訊:肥胖會增加癌症風險 (2016-01-17)
百草匯:安息香 (2016-01-17) (圖)
醫訊:就餐時先吃魚和肉 有助控制血糖值上升 (2016-01-10) (圖)
飲食習慣過差 大腸癌找上門 (2016-01-10) (圖)
健康小百科:冬天輕進補 蓮子山藥可暖胃 (2016-01-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養生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