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滄海桑田牛頭角


■葉輝

余震宇編著的《九龍海岸線》載有一幀老照片,由淘化大同食品公司提供,附有說明:上世紀五十年代,「淘化大同廠房。左面淺灘隱約可見」,廠房背後的山崗應是平山(俗稱機場山),今日乘搭地鐵,經由九龍灣站駛向彩虹站,所穿越的山崗正是平山;左面淺灘則為尚未填海的九龍灣;此一照片所展示的,乃差不多六十年前的牛頭角地貌,今日觀之,真有滄海桑田之嘆了。

此外,《九龍海岸線》還載有一幀由勞迪生提供的老照片,附有說明:「一九五零年代,九龍灣淘化大同廠房」;廠房前為牛頭角道,有巴士站,但見廠房背後的山上遍佈寮屋;那山應為鱷魚山(又名樂意山),話說在十九世紀之時,牛頭角乃九龍灣以東的海灣,西北為九龍城一帶村落,東南連接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等村落,此等村落盛產石材,居民大多為李姓、廖姓、申姓、盧姓、繆姓客家打石工人。」

《九龍海岸線》又指出,牛頭角「位於牛池灣東面,形如牛角,因地得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文獻記載牛頭角有連綿百餘呎竹林,異常翠綠,堪為仙境」;「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七日,具有百年歷史的牛頭角村,更在一夕之間被夷為平地」--牛頭角村約位於今日定富街及定安街一帶,其時臨近海旁,於上世紀五十年初期建有牛頭角碼頭,可從水路往來灣仔及北角。

牛頭角村乃九龍十三鄉之一,據《觀塘風物誌》所載,牛頭角從前乃九龍灣伸延出海的海角,或者可以「參考《華僑日報》於1950年出版的《香港年鑑》內的香港全圖,不難發現牛頭角的原貌」,及至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由於九龍灣填海工程將海岸線變得平直,牛頭角成為內陸地區」。

牛頭角村附近有佐敦谷,顧名思義,此乃山谷地帶,東面和西面分別為沈雲山及平山,佐敦谷本是水塘,專為山上寮屋區及淘化大同廠房供水,其後寮屋區拆卸了,廠房亦已改建為淘大花園了,遂將水塘填平,因應工業發展而改建為工廠大廈,為山寨廠提供小型工場,其後則改建為佐敦谷遊樂場及游泳池。

話說1966年,佐敦谷彩霞道建有瑪利諾職業中學,校刊載有昔年校友所撰寫的文章,憶述校舍其時建於小山崗之上:「課室外遠眺金谷村,山坡上有一片片耕地,山上還有人飼養豬隻,有時會看見大豬小豬在山坡上被人運送下山販賣,還聽到哀鳴豬叫聲」,此外,「還常常聽到打破玻璃瓶的聲音,就是來自鄰近的綠寶汽水廠」;「工人將承裝汽水的舊樽打破,處理後可以循環再用」,由此可見,其時此地猶是一派村落風貌。

在彩福村尚未興建之前,所在位置為高度約十多層樓的山崗,山崗上有一個寮屋區,那就是瑪利諾職業中學所遠眺的金谷村了,此村亦已於1996年至1997年期間清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新春探民俗 (2016-02-20) (圖)
書若蜉蝣:滄海桑田牛頭角 (2016-02-20)
浮城誌:低頭 (2016-02-20)
豆棚閒話:捏麵燈 (2016-02-20)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見家長 (2016-02-20) (圖)
來鴻:節日的孤單 (2016-02-20) (圖)
歷史與空間:透視灞橋 (2016-02-16) (圖)
字裡行間:丁珮與李小龍 (2016-02-16) (圖)
詩詞偶拾:粵東客家山鄉行緬懷 (2016-02-16)
生活點滴:錢都花到哪啦? (2016-02-16) (圖)
豆棚閒話:快播審理思路 (2016-02-16)
歷史與空間:有詩相伴自風流 (2016-02-13) (圖)
書若蜉蝣:東九龍石礦場 (2016-02-13)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二十二)唐代高僧慧寂 (2016-02-13) (圖)
豆棚閒話:乾淨過年 (2016-02-13)
亦有可聞:蘇東坡的「想當然耳」 (2016-02-13)
浮城誌:英雄 (2016-02-13)
歷史與空間:尋訪大秦人 (2016-02-06)
書若蜉蝣:古瑾圍 北帝廟 (2016-02-06)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 (2016-02-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