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詩刊》的「青春詩會」代表了一個時代年輕人「當個詩人」的夢想。 網絡圖片
馬承鈞
小雪當日,意外收到寄自北京的一冊詩集,書名《四季人生》。匆忙掀開,一頁頁一行行充溢靈性和張力的詩句,似股股溫泉淌進我的心田,又如興奮劑拽緊我的神經。
應該說,在文學並不景氣、詩歌陷入低谷的當下,這種際遇和感受很令人欣慰和珍惜。它也成了筆者此番北歐之旅的「枕邊書」。
作者胡振華,上世紀80年代活躍於中原詩壇。當年鄭州西郊的河南省工人文化宮,有一批血氣方剛的文藝青年,他們寫評論、出牆報、辦詩會、演話劇,搞得紅紅火火,引來大批群眾圍觀。其中一位眉目清秀的女子,就是胡振華。西郊是鄭州老工業基地,集中了幾十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建立的大型國營企業,更有「中國紡織城」之譽。胡當時是鄭州國棉四廠擋車工,其姓名和詩作常常見諸報刊,故被譽為「工人詩人」。後來她調到鄭棉四廠子弟中學當了老師,這才知道,她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外語系。
光陰似箭,轉眼三十年匆匆過去。可喜的是:在65歲之際胡振華依然愛詩如初、筆耕不輟,並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推出這部洋洋數百首詩的《四季人生》,堪稱一件爽心悅事。毋寧說,她代表了經歷風雨洗禮的大部分國人的詩歌情結。拜讀之,不禁想起蕭伯納之言:「詩人永遠年輕,即使兩鬢染霜也會不斷吟出心中的詩行,讓全世界都聽見他們的聲音。」
《四季人生》分「心靈律動」、「生命留痕」、「流金歲月」和「童真永駐」四個章節,讀來不由勾起我的「心靈律動」和對「流金歲月」的深沉回憶,更激發我「童真永駐」。胡詩的最大亮點是真摯、向善和充滿感情。在《腳手架》裡她寫道:「假如/我不是做柱的料/做樑的料/那麼/就把我紥上腳手架吧/我用我的臂膀/托起無數個能工巧匠/把祖國的天空大地/描繪得更加絢麗多姿」,讀這種詩自然令人豪情飛揚、醍醐灌頂,其中正能量自不言而喻。
胡沒當過兵,卻迷戀軍樂,她的《軍樂》奪人心魄:「不只是它的雄渾/它的高亢/它激昂得能把人傾倒成海/崇拜成山/它只能屬於戰士/那無所畏懼的膽略/排山倒海的氣勢/坦誠純樸的胸襟/是士兵的秉性/我終於明白/《義勇軍進行曲》和《太行山上》/那懾人心魄的魅力所在......」耳畔驀地響起悲壯而熟悉的旋律,蕩起滿腔愛國情懷,這樣的詩句自然令人心靈震撼!
如今胡女士多數時間住在北京,與兒孫為伴。她在電話裡說,京城有許多像她這樣曾經與詩結緣的中老年人,就像許多熱衷於廣場舞的老人們一樣,她們聚在一起談詩、念詩、研討詩,這使我猛然想起30多年前的激情歲月。
1976年元月,敬愛的周恩來逝世,各派政治勢力博弈更烈。一場以詩歌為武器、悼念總理、控訴賊子的愛國運動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鄭州等地爆發,一首「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五言絕句讓悲憤燃遍神州!但這場運動旋即被定性「反革命事件」,緬懷總理詩詞統統「封殺」。1978年,收錄1,500首詩作的《天安門詩詞》公開出版--它也為1980年代聲勢浩大的詩歌運動營造了先聲、拉開了序幕!
那是何等深刻劇烈的變革年代啊!國人壓抑多年的糾結、怨恨和激情、亢奮如沖決閘門的洪水噴湧而出,詩歌成為表達情感的最佳載體。否極泰來的老詩人以整整十年的厚積薄發,創寫出一批批洪鐘大呂式的精品力作。艾青的《歸來的歌》、《在浪尖上》,公劉的《沉思》,曾卓的《懸崖邊的樹》,白樺的《陽光,誰也不能壟斷》,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等大受歡迎。各種各樣朗誦會遍佈全國,我在北京紫竹院和玉淵潭聆聽過幾次詩會,上千觀眾擁在一起,朗誦聲與喝彩聲交融,氣氛之熱烈令人感動。
逆境中成長的新生代詩人脫穎而出,芒克、多多、食指等人詩作幾成濫觴之勢,被大學生競相傳抄。舒婷、北島、顧城、楊煉等「現代派」大放異彩,舒婷的《致橡樹》、《雙桅船》成為各種朗誦會首選,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顧城的「黑夜給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廣為傳誦,「汪國真熱」也成當年詩壇一大奇觀。
「當個詩人」是那時許多年輕人的夢想。《詩刊》的「青春詩會」成為炙手可熱的詩壇王牌,伊蕾、王小妮、翟永明、唐亞平、陸憶敏、張真、海男等女詩人幾乎全是「青春詩會」捧紅。猶記得,台灣詩人余光中、洛夫、席慕蓉、鄭愁予、瘂弦等人也開始名冠內地,羈魂、秀實、吳美筠、何佳霖、吳正、廖偉棠等香港詩人也紛紛介紹進來。
令人不解的是,近些年經濟持續走高,詩歌的地位卻漸漸式微,幾乎邊緣化了,朗誦會更是難覓蹤跡,這與「詩歌王國」名氣不符,該歸咎於商品經濟突飛猛進,抑或人文精神的悄然丟失呢?胡振華在電話裡說:「真正的詩人沒有停筆,反而逆風而行傑作連連!」她舉例,雲南詩人雷平陽一連出版十餘部詩集,榮膺雲南文化精品工程獎、《詩刊》青年詩人獎、人民文學詩歌獎、華語文學大獎、魯迅文學獎等等。
胡女士還說,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迅速爆紅的網絡詩人余秀華去年7月出席2015香港書展,其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繁體版大獲青睞,港媒評論她「真誠、有想像力、發乎於心、值得尊重」。被稱「詩壇神女」的浙江女子陳曉娜,因推出五本暢銷詩集一鳴驚人,港島著名女詩人、《華星詩談》主編何佳霖說:「我對曉娜印象最深的是她那顆詩心、佛心。這顆心不是涅槃後的寂滅與大徹大悟,她熱烈得有點滾燙,可愛得近乎天真,慈悲得讓人有點不忍。也因為這樣,你才喜歡她,珍惜她。」
胡振華一直在關心詩壇、耕耘詩田。她說,她愛詩,是因為詩能眷顧她的快樂與痛苦,感動她和周圍的人。詩中有追求、有夢想,沒有詩歌的生活不會完美。我為她高興,一個人年輕時讀詩寫詩很平常,六十多歲還寫詩讀詩才是真詩人。正如俄國詩人波洛克所言:「詩人是先知,向世人傳達宇宙的意志。詩人還是造物主,要創造嶄新的意義世界!」願胡振華和同代詩人們不懈地用精妙詩篇去「創造嶄新的意義世界」!正是--
自古靈感畫春秋,
繆斯助人逍遙遊。
名位利祿何所貴?
有詩相伴才風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