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輝
九龍半島多山,從九龍灣、九龍城、土瓜灣到紅磡亦復如此,蒲崗、聖山、白鶴山、馬坑涌山、鶴園山、新山、大環山等等,都一一被夷平或只餘土墩了;據《九龍城區風物志》所載,此區「基本上是一個漁農和開採石礦的社會」,根據1846年的資料所見,其時「每月大約一百隻由七十至一百噸重的船艇,滿載由新界開採而來的石材離港,運往廣州及西江一帶,至於由東九龍的石礦場開採而來的石頭,則專供本地之用」。
東九龍一帶有很多石礦場,據《九龍城區風物志》所載:「當九龍城寨於1846年始建之時,城牆所用的巨大石頭,全部來自這些石礦場,先是白鶴山、土瓜灣、牛頭角,最後甚至有遠至尖沙咀採石的」,「清廷法律嚴禁私採石礦,只容許官批開辦,所以建築九龍城寨時所用的石頭,必須以公文公佈臨時開禁。」
話說「封山祝文稿」乃撰於1847年1月26日的公文,申明禁止民間開採;及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九龍灣填海剛開始不久,紅磡、馬頭角、九龍灣、九龍塘及九龍仔等地區石礦場面積已萎縮至21.66英畝,1929年填海工程大致完成時,東九龍石礦場的面積就只剩下3.08英畝了。
早在開埠以前,九龍一帶盛產優質花崗石;陳鏸勛在《香港雜記》一書(1894年出版)指出:「石灰色石、瑪瑙石、明瓦石是數石者施之建造尤宜,港地及九龍之石礦價廉而質美,每年投價約餉萬六七千之間,本港稅餉此其一也。」《香港雜記》又云:「由九龍之南方尖沙咀計,隔香港約有一英里零八分一之遙,英屬九龍山勢不高,草木秀,地原磽瘠,惟石之產甚佳。」
根據1871年的一份政府報告所載,「英屬九龍當時共有八十一座石礦場,數目比整個港島的還要多」;此等石礦場大都位於牛頭角、九龍城、大環山、土瓜灣乃至宋王臺一帶,部分一直開採至二戰以後;時至今天,此等石礦場大部分已消失了,但在高山劇場旁石礦場猶留有清晰可見的痕跡;附近仍有石塘街可供港人憑弔,一如鯉魚門海岸或亞公岩的石礦場遺址。
話說牛頭角、晒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四村盛產花崗石,村落的客家人早於1810年已有在該處開採石礦作建材,打石工序全用人手,配以簡樸鑿石工具,打石工先在採石場打出石塊,然後再聘請客家打石工精琢,完工之後,就用船隻載運出口至廣東各地。
牛頭角與馬頭角隔海相對,鄰近龍津石橋,其時有一間名為南國的輪船公司開辦渡輪服務,往來於九龍城至澳門和廣州,據聞遠至省城富戶都愛用牛頭角出產的石材建屋;牛頭角村原有數十個石礦場,已於二戰後停業,鯉魚門村原有的石礦場亦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相繼停業,茶果嶺村則在興建東隧前仍有打石工人--東九龍打工業於此就完成歷史使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