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近年的奧斯卡頒獎禮新聞多多,但人們一邊批評乃至抨擊、蔑視,卻一邊捧場,無他,它的強勢地位和影響力成為最佳的曝光舞台和促銷機器,所以,跟它沾上點邊的人和電影都引起人們的興趣,分別獲本屆最佳電影和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布魯克林之戀》是其中之一。
顧名思義,這是典型的愛情故事,背景卻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是戰後百業待興的年代,也是充滿機會的年代,問題是你如何看待生活和前途。生長在愛爾蘭小鎮的艾莉絲(茜爾莎羅倫 飾)雖然芳華正茂,但在保守的家鄉卻找不到工作,在姐姐的鼓勵和協助下,踏上前往大蘋果紐約的客輪,在聚集了眾多移民的布魯克林區定居下來,尋找新機遇。
年輕貌美加上性格純良,不但討得借宿女主人歡心,也很快找到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的工作,更在夜校進修。光怪陸離的大都會令她大開眼界,然而,人在異鄉的孤獨卻令她難熬,想家成為不可避免的心病,在迷茫之際遇到另一位意大利移民家庭的小伙子,很快墮入愛河。有愛同行,令她找到家的踏實感和幸福感。
但好景不常,遠在家鄉的姐姐突然病故,艾莉絲不得不回愛爾蘭奔喪,並陪伴孤獨的母親。留鄉期間,她重溫友情,並遇上了另一個默默愛她的紳士般男人。於是,年輕的女人不但要在兩個男人之間,也要在親情和愛情之間,甚至在純樸的家鄉和摩登的都會之間作抉擇......
電影中,機會處處的大都會紐約和保守安穩的愛爾蘭小鎮形成對比,人情、風光、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截然不同,艾莉絲經過一番掙扎,終於由心出發,選擇了有愛的地方。
乍眼看來,這是一段傳統的愛情故事或尋夢故事,但其實是講一個女孩/女人的心理成長歷程,雖然去紐約並非女主角的本能意願(是姐姐的安排),這經歷卻令混沌而青澀的小鎮少女在體驗過離別、思念、孤獨、徬徨、掙扎之後,找到自己和自信,蛻變為勇敢去愛的成熟女人。
紐約之旅不僅僅是尋夢,更重要是成長。電影中有兩幕對照-艾莉絲首次登上客輪時,又嘔又吐又拉,幸得同房年長女伴的照顧和安慰,過海關時也有好心人提醒;重返紐約時,已成長的她亦以同樣態度和方式對待另一位新旅者......這小小一幕猶如為畫面添上了點睛一筆,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