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追求精神的超脫,崇尚逍遙之境。可是,世人每多為世俗的「成見」所困,執於固有觀念,煩惱自然不斷。《逍遙遊》一文中,莊子與惠子有關不龜手之藥的討論,涉及「拙於用大」的成見,原文如下: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得大葫蘆,感其「不能盛水」與「大無可容」而認定它「無用」,於是把它打破。這種對「用」的觀念,於莊子眼中是拙於用大,受固有觀念所限。莊子認為大葫蘆不符合世俗對「有用」的觀念,不等於便是「無用」,有沒有用需視乎「用者」與「用法」。同是「不龜手藥」,因用者與用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結果,這證明對「用」的判斷非一成不變。最後,莊子建議惠子打破成見,若將大葫蘆瓜當作大腰舟浮游湖海之上,便不用擔憂它無處可容。
語譯: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栽種它長成,果實有五石之大;以它盛水,其堅固程度竟不能承受自身重量;剖它為瓢,則瓢大無處可容。這葫蘆並非不大,惟我認為它沒用處,於是把它打破。」莊子說:「你實在不善於用『大』啊!宋國有人善於製造使手不龜裂的秘藥,他的家世世代代皆以漂洗絲絮為業。有一個客人聽聞此事,願意出一百金買他的藥方。他於是聚合家人商議:『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絲絮,不過得到數金;如今一旦賣出這藥方便可獲得百金,賣了吧。』客人得到藥方,便去游說吳王。這時越國又來侵略吳國,吳王便派他率領士兵,於冬天跟越軍水戰,結果大敗越軍,吳王便割地封賞他。同樣是不龜裂手的藥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賞,有人只用來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差別。你現在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蘆,何不考慮將它當腰舟浮游江湖之上,卻要擔憂它太大而無處可容呢?可見你的心還是茅塞未通啊!」
模擬試題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6分)
1.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2. 「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參考答案:
1. 「同樣是不龜裂手的藥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賞,有人只用來漂洗絲絮,是由於所用的方法不同。」
2. 「可見你的心還是茅塞未通啊?」
■謝旭
作者簡介: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任教,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PROLOGUE 集團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