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小中風」速求醫 助減「大中風」風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中風亦有大小之分,若小中風期間治療恰當,有助降低大中風的發生。有研究發現,俗稱小中風的短暫性腦缺血病人發病後90天內的中風風險,由近10年前的12%跌至現時僅3.7%。有醫生指出,由於醫生及病人過往對小中風缺乏認知,發病時常未作適切治療,強調病人若能在發病24小時內接受醫生評估及治療,足可降低70%的中風風險。

中文大學參與一項小中風病人的全球研究,從2009年至2011年期間,在21個國家及地區共招募逾4,700名小中風病人,包括139名香港病人。研究中有超過78%病人在出現病徵的24小時內接受中風專科醫生的評估及腦部掃描,結果有33%部分腦細胞壞死;23%至少一條動脈嚴重收窄;10%有心房顫動。

研究比較2007年前的綜合研究數據,發現小中風後7天內的中風風險由5.2%,跌至2009年至2011年的2.1%;90天內的中風風險則由12%跌至3.7%。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中風服務部門主管蘇藹欣昨日分析指出,醫生及病人過往對小中風缺乏認知,發病時常未作適切治療,相信病人若在發病的24小時內接受醫生評估及治療,足以降低70%的中風風險。

62歲的陳女士於2010年初某日起床後,發現自己居然連簡單的刷牙及抹眼動作都做不到,「本來想刷牙,誰知牙刷完全對不到口腔位,錯放在臉蛋位置。」然而,她因病徵消失得快而不以為然,豈料隨後被兒子發現臉部左右不對稱,有一邊向下傾斜,終在兒子勸說下求診,並確診患上小中風。即時入院的她被處方抗血小板藥物等藥物,並於三天後出院,至今未有再發病。

蘇藹欣指出,小中風徵狀多數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病徵「來得快,去得快」,令不少患者掉以輕心。她指出,本港每年有逾3,500名患者因小中風而被送院,15%病人於大中風前均會出現小中風,建議三高、年長等高危人士若出現輕微中風病徵,應盡快求診。

相關新聞
反對派中青代煽「暗獨」 (圖)
反對派中青代煽「暗獨」 (圖)
「決議文」內容摘要
疑出動「B隊」擴支持面
亂tag惹聯署疑雲 「青政」「本民前」鬧爆
網議政事:出場甩轆 網民恥笑
趟「獨派」渾水 淪南柯一夢
陳啟宗:認同國家才有本土 (圖)
張志剛責假本土累死真本土 (圖)
特寫:羅健熙卸責特首 張志剛駁觀察片面 (圖)
王卓祺批「本民前」包裝「分離」 (圖)
陳浩天「播獨」場面冷清 (圖)
中大改組校董會諮詢持份者
建制批故意流會 反對派負全責 (圖)
在席議員 
缺席議員 
財爺促速過紓困措施勿害市民
繼續履職 (圖)
阿基稱遲一秒 死撐「無心之失」
毓民掟杯案:特首:施襲者須繩之以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