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熾華
近日,香港的大學中學,教學和科研捷報頻傳,但也有人拋棄法律,鼓吹「港獨」,步三國魏時的阮籍後塵尋烏托邦之地,正是:孟嘗高潔,能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悲窮途末路之哭,印證了「悲路窮」這個《世說新語》典故。
油麻地循道中學一首數學老師編、學生唱和跳的loop「全等三角形」數學MV歌like爆全港,這製作通俗、活潑的數學短片已獲150多萬人次瀏覽,5萬多人次點讚,該校一位女老師擊鼓以《男人當自強》旋律高聲唱出「打氣歌」,歌詞曰:「Exam's coming very soon, You'd better prepare yourself Pay attention. Plan your time. 」(考試來臨,你最好裝備自己,專注,計劃好時間);而中華基督教會李麗芬紀念中學中五生黃深銘和畢業生李鍵邦更成功發明一個可自動消毒的「自潔門柄」獲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日後可投入量產。
大學更捷報頻傳: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成功發現:75納米(nm)大小的粒子經靜脈注射後能累積在腎小球膜上,繼而可大量進入細胞膜,為腎臟相關疾病的檢測診治技術開創新一頁,因此榮獲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其團隊正以此設計能偵測腎病發光納米粒子,並計劃進一步擴展至藥物輸送,助患者及早發現接受治療。而浸會大學研究團隊首次參加第4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便有3項專利技術獲多項殊榮,物理系講座教授謝國偉發明的「超硬抗刮強韌薄膜」更取得全場最高大獎和工業製作組金獎。而在4月21日,會展中心舉行頒獎禮,表揚25名本地大學生從事創新科技的成就,每人得獎學金15萬元,包括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的幼女沈頌恩。至於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也喜傳捷報,共展示出53個科研創新項目......這真是「捷音頻傳,凱歌高奏」,可喜可賀,不由得令人擊節讚賞感觸萬端!
感慨一,從捷訊頻傳可見,大、中學校中,教師和學生們蘊藏的正能量巨大。他們腳踏實地,潛心研究;勇於創新,敢想敢幹;鍥而不捨,追求成果。其所以敢於打拚,全建築在為香港人健康和福祉的理念之上,故能勝不驕、敗不餒攀登一座座科技山峰。這才是香港「本土精神」的實質。因此,「打氣歌」應高唱;點擊逾百萬就是香港人對正能量的認同、肯定、支持和鼓勵,這是香港的主流。
感慨二,從香港教師和學生的現狀視之:有助理教授潛心科研,孜孜不倦創出成就;但也有像香港大學和理工、嶺南大學的教師不務正業,煽動「佔中」暴亂,上街向內地同胞施暴,鼓吹「城邦建國」被稱「國師」沾沾自喜而恬不知恥;有港大學生通過《學苑》鼓吹「港獨」,炮製脫離中國謬論;有參與「佔中」暴亂和組織「政黨」,妄圖通過極端暴行作為曝光竊取名位之捷徑。兩相比對,學界求實與虛妄、遠矚與鼠視、高尚與卑鄙已一一呈現於眼前。
感慨三,香港青年正向崇高和墮落兩極分化。一方是腳踏實地,追尋科學創新成果;一方是脫離實際,構建虛幻「港獨」博取洋人喝彩和施捨,走嗟來之食之路。可慶幸的是:踏實青年佔多數,而甘願空想青年是少數,如「香港民族黨」不到50人,「香港眾志黨」還不到30人,他們正蹉跎歲月,甘當政治小爬蟲,走的是窮途末路,真哀其不幸!
感慨四,傳媒的責任應是發現、宣傳香港的正能量,而不應如蟻附膻、避香逐臭。香港社會的正能量是主流,否則何來安定繁榮?不斷報道青年師生創新科技消息,就鼓舞了千百萬人,這應是大家的責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