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我的父親在年紀大了之後比年輕的時候更不愛出門。
從開始流行過父親節開始,父親也多次拒絕我們帶他外出旅遊過節的提議。
對於生日這件事本來父親不太在意,但禁不住親友的游說,耳根極軟的父親決定在家裡擺酒慶祝他六十五歲的生日。
這是我這個「遊牧民族」第一次在鄉下為父親做壽。
父親的生日是農曆的五月,也就是陽曆的六月底,這段時間是南方最熱的時候,加上又是雨後初晴,日頭極是毒辣。
壽宴定在中午,一大早就開始有客人零零散散地到來。父親請了鎮上有名的喜宴班子,一共有五個廚師,擅長做各種傳統的宴席。所以,一開始我就以為到開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只要坐下來吃吃飯、敬敬酒便罷,於是有些期待。
到了中午,客人已經整整齊齊地坐了十桌,比預算的多了三四桌。一問父親,才說是鄉下不興請客,親朋好友到了這天會自己上門祝壽,到的客人愈多,壽星的面子愈大。
壽星的面子是大了,可父親家的客廳不大,又在院子裡擺了幾桌。我被父親分配做「收銀員」,坐在廳門口拿着本子記賬,來的客人送的紅包都寫上名字和數額一一做登記,以便將來還情,父親、弟弟和幾個親戚都在招呼客人。
好一陣忙亂的收款、登記過後,我緩過神來才發現十桌客人都已經開始大吃大喝了,壽星公父親卻還在跑前跑後地給大家上菜,這桌轉轉那桌看看有無缺漏,客人們都吃喝得心安理得。當然也沒有人關心我這飢腸轆轆的「收銀員」是否餓了,是否需要吃飯。
客人們吃完飯陸續地散去,主人和廚師才坐下來吃客人們吃剩的菜。看着滿桌的殘湯剩羹,我胃口全無。累得七葷八素的父親說鄉下的習俗如此,一邊吃着剩菜喝着剩湯一邊向我解釋,客人吃好了,主人才有面子。敢情在鄉下做壽,壽星公就是為了一群不請自來的客人吃飽喝好。
壽星公成了跑堂的,究其根底,還是面子主義在作怪。
其實父親的面子主義早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露端倪了。
父親對母親並沒有多深厚的愛情,母親在拋下我們離家出走多年甚至再婚有了孩子之後,礙於面子,父親才到法院申請辦理了離婚手續。
愛面子的父親憑着自己的一份工資養活着我們姐弟幾人,所幸那個年代父親所在的單位工資比一般單位工人的收入高出數倍,供我們姐弟上學讀書沒有一點問題,這讓他在以後的幾十年裡一直引以為豪。
和天下多數的父母親一樣,父親最愛在外人面前顯擺孩子的成績單,但凡我們考試分數高的試卷,父親總是拿出來貼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以便別人一進門就能看見。尤其是我每次在學校得了高分的作文,總是被父親從作文本上撕下來,貼在牆壁的顯眼處。最令我無地自容的是某一年我因為數學考試不及格,離家出走後回去寫的檢討書,也被父親認為內容寫得好而貼在了牆壁的顯眼處......
在父親的眼裡,他為孩子們計劃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若是違背了他的哪怕一點點的意願,便是辜負了他多年來獨自養育我們的恩情,他在親戚朋友面前便沒有面子。於是,很多年來,我們便背負着這份沉重的恩情,為了父親的面子,違背着自己的意願順從着父親,為了他對我們的「恩愛」,為了他在眾人面前一貫的「面子」艱難地活着。
曾經有過「改造」父親的一廂情願,日復一日,這份奢望也已經淡了,他老人家的面子依然在我們的呵護下繼續維持。唯有改變自己,只剩下在父親節這天對他說聲「節日快樂」,在他大壽的時候說聲「生日快樂」。
因為,無論父親能否改變,從理論上來說,我們還會活很久,能夠改變的唯有我們自己。否則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只剩下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