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古今談:從讓座態度看教育

2016-06-24

范 舉

筆者每次到外地去,觀察當地社會主要看兩個事情:第一,的士司機有沒有搶錢;第二,乘搭巴士或者地下鐵路,年輕人有沒有讓座給老人家。在這兩個方面,香港的表現都不夠好。這說明了城市管理、公民教育、公德心的教育,達不到先進水平。

有人說,香港的文化程度高,可以推行高度的民主制度。但看一下,香港不斷出現的士司機宰客的事件,說明了的士司機根本不重視香港的聲譽,當局也很少利用電視台進行城市榮譽的教育,特別是官方經營的香港電台和電視節目,更不會這樣做,六億多元的經營費用,看來是浪費了。

筆者到深圳時,在地鐵上經常會遇到年輕學生讓座的情況。而在香港的地鐵,學生根本就不讓座。即使他們坐在老年人優先的座位上,也會故意低下頭來玩手機,把面前的老人家當作透明。大概學校裡面的老師們,從來都不教導學生要尊重老人家,在公車上要讓座給老人家。

到了新加坡,筆者最感動的是,每一次上車,都有乘客讓座,特別是年輕人,一定讓座給你,甚至是家庭主婦,也會給你讓座。在地鐵,乘扶手電梯,乘客們一定單行列排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會擠擁在一堆。看來,這需要兩個社會條件,市民覺得一切供應充裕,不必爭先恐後;國民教育做得很好。地鐵裡面有提款機,當一名乘客提款的時候,下一名等候提款的乘客就會遠遠站在六呎以外的地方,盡量避免看到別人的隱私。這反映了新加坡國民教育做得很細緻。新加坡的地鐵不斷興建,即使是上下班的時間,也不會出現香港擠沙甸魚的情況。地鐵裡面,大約五分鐘左右,就會廣播一次:「各位乘客,如果你發現有形跡可疑的人,就要向附近的執勤人員報告。」這種氣氛,發揚正氣,壓抑了邪氣。

現在香港彷彿到了港式文化革命的時代,什麼傳統的觀念、傳統的道德都不需要了,造反和對抗被包裝為「公義」,香港出現了領取公帑,卻教壞了青年學生的陳文敏和戴耀廷這樣的老師,還鼓勵學生違法,香港的公民質素怎不會走下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