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11款醬油鮮露含可致癌物

2016-08-16
■消委會測試40款醬油和鮮露,發現11款含微量可能致癌物質,建議消費者購買豉油時,選擇成分表中大豆、小麥、麩皮等排在較前位置的產品。圖為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黃錦輝。 莫雪芝  攝■消委會測試40款醬油和鮮露,發現11款含微量可能致癌物質,建議消費者購買豉油時,選擇成分表中大豆、小麥、麩皮等排在較前位置的產品。圖為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黃錦輝。 莫雪芝 攝

「御品皇金標老抽」半茶匙超標 樣本全含味精「頭抽」最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豉油是烹調時常用的調味品,消委會測試40款醬油和鮮露,發現11款含微量可能致癌物質,當中不乏港人熟悉的品牌,另有一款驗出菌落總數遠超內地標準上限逾430倍,須轉交食物安全中心跟進。消委會建議消費者購買豉油時,選擇成分表中大豆、小麥、麩皮等排在較前位置的產品。

消委會於最新一期《選擇》月刊公佈關於醬油和鮮露的測試結果,檢視市面40款醬油和鮮露,其中11款驗出含微量被世衛列為可能致癌物質的「4-甲基咪唑」,含量介乎0.1ppm至15.9ppm。當中「御品皇金標老抽」含量最高,只要吃2毫升、即約不足半茶匙,便攝入31.8微克「4-甲基咪唑」;含量次高的「同珍王字老抽」則驗出4.2ppm,食用7毫升、即約一茶匙,已攝入29.7微克「4-甲基咪唑」。

根據美國加州的標準,多於29微克便要加警告字句,但香港沒有相關標準。

「九龍醬園金牌生抽皇」菌超標430倍

消委會昨指出,所有樣本均未有檢出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和金黃葡萄球菌;但「九龍醬園金牌生抽皇」驗出每毫升含有1,300萬個菌落總數,遠超內地即食餐桌醬油每毫升不應含多於3萬個菌落總數的標準,個案已轉交食物安全中心跟進。

菌落總數反映產品的衛生情況、相關食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種類及質素、或包裝前的工序如加熱滅菌處理的程度,但並不代表進食後會引致食物安全問題。

另外,全部樣本都驗出含味精。含量最高兩款是「高力斯頭抽皇」和「美味棧辣椒頭抽」,分別達10.41%及9.4%,兩款樣本的成分表標示產品都有加增味劑。39款鈉含量偏高,每100毫升含2,600毫克鈉至9,970毫克鈉,世衛建議成人的每日攝入量應少於2,000毫克。

香港目前沒有法例規管醬油品質,消委會以台灣醬油標準分析檢測樣本的品質與鮮味。

以甲級品為最佳,10款樣本達甲級品水平,6款樣本評為乙級,12款樣本僅獲丙級,餘下10款未達標準(見表)。

消委:成分表豆麥麩皮排前較佳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建議市民宜選購天然釀造的產品,盡量選用成分表中大豆、小麥、麩皮等排在較前位置的產品,並留意成分表的原材料、色素及其他添加劑。

她指良好的醬油應呈紅褐色或棕褐色,並有光澤;鮮露則應為棕褐色的透明流動液體,或許有小量聚集物或沉澱物。

10款未達台灣標準的樣本

■淘大減鹽頭抽

■御品皇金標生抽

■廣祥泰陳年老抽王

■珠江橋牌金標老抽王

■御品皇金標老抽

■淘大蒸魚頭抽

■同珍蒸魚豉油

■淘大香煎甜豉油

■廣祥泰黑甜油

■淘大辣椒豉油

註:產品不達相關品質評級水平可能是由於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配方有缺陷等原因造成

資料來源:消委會478期《選擇》月刊  整理:陳敏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