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創業者嫌展期短 盼延長減成本拓市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文華)一連五日的美食博覽、「家電‧家品‧博覽」及「美與健生活博覽」昨日落幕,共吸引逾49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升4.5%。另美食博覽內專為業內人士而設的「貿易館」入場人數近21,000人次,微升1%。 雖人頭湧湧但商戶反應參差,貴價品銷情看淡,平價即食麵卻銷情不俗,中小企及新生企業亦表示在美食博覽中打開市場。有本港創業者表示5日展期太短,期望未來可以延長至7至10日,抵消運輸、裝修成本,銷售額亦會更可觀。
美食博覽昨日最後一日,大批市民拖篋前往掃減價貨,由灣仔站A出口行人天橋至入境事務處便出現摩肩接踵、水洩不通的情況。劉太與9歲囡囡昨日11時已到場,劉太表示無特定目標,但見到「啱用」就一定會入手,即使搶不到限量貨品,吃到現場小食亦很開心。陳小姐與媽媽帶1歲半囡囡掃貨近5小時,消費4,000元,表示:「見到喜歡的貨品就會買,因為價錢肯定平過出面,不會過分介意買多買少」。
「公仔麵買家較往年踴躍」
經濟不好時,市民或為省錢而選擇即食麵,售賣限量公仔麵套裝的日清食品負責人徐亦潼表示,5日美食博覽共賣出6,000件限量套裝貨品,包括特別為美食博覽打造的旅行袋套裝及福袋套裝,銷情與往年相若。但「買家較往年踴躍,對100元及70元套裝出手十分『疏爽』。」其攤位於昨午12時已賣完所有貨品。
貴價海味商戶合泰海產負責人歐陽念徵表示,今年經濟不景氣「客人普遍不會買貴價貨」,為吸客,公司每日分4個時段推「1蚊買鮑魚」優惠,每次限額100名,再加之其他促銷活動才勉強保持以往200萬元銷售額。他補充,不少海味商戶均表示生意有20%的跌幅。他指,今年上半年海味銷情慘淡,業界表現較往年平均有20%至30%的跌幅,希望藉美食展覽刺激銷情。
首次參展並主打「香港品牌」的「大埔振興丸」總經理陳岳成則表示無銷售額壓力,「純粹希望透過美食展讓更多市民認識」。他指,公司有近50年歷史,此次參展主打100%牛肉製造及「香港品牌」,希望吸引對食物品質有要求的買家。
未曾出口馬來榴蓮遭爆搶
開辦僅年半卻連續兩次參展,主打新鮮榴蓮的「榴蓮BB」負責人袁家駒表示,公司於最後一日推出4款馬來西亞從未出口過的榴蓮,「今日香港人第一次可以食到這4款榴蓮,數小時內已全部賣完。」他認為現時市道轉差,市民消費更加謹慎,亦「更識揀,識揀有價值的貨品而不會亂花錢」。
他並指,5日展銷有逾50萬元銷售額,相比去年有很大增長。「榴蓮BB」主打新鮮、一條龍服務,「我們在馬來西亞有自己的果園,自己種植、採摘、真空包裝、運輸及銷售。」他強調榴蓮生果遲一日的口感有好大分別,公司可以做到第一日落果、包裝,第二日上飛機,第三日便可上架銷售。
作為中小企及年輕創業者代表,袁家駒表示,美食博覽為新生企業提供在有限成本及時間內接觸大量消費者的機會。希望未來可以延長展期,「最好再多一兩日分攤運輸、裝修成本,中小企會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