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列子故里的書院文化

2016-08-30
■河南鄭州是列子故里。 網上圖片■河南鄭州是列子故里。 網上圖片

馬承鈞

立秋當日,筆者走進鄭州航海東路花木b蘢的「專家公寓」小區,登上一幢複式樓宇,頓時雙眸一亮:窗明几淨的廳堂清淨雅致,一幅古賢畫像懸掛牆上,櫥窗擺滿各種經史子集,「列子教育」四個褐色隸書凸顯古風--這裡便是新成立的鄭州列子書院。

年富力強的吳建增院長迎上前來,他開門見山道,書院是中國特有教育形式,始創於唐、興盛於宋、完善於明。公元724年,唐玄宗在洛陽建的「麗正書院」是最早的官辦書院,主要任務是搜書、校書、藏書。爾後各類民間書院雨後春筍般興起。「歷史上我國有書院7,000多所,咱河南就有2,000多所,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河南就佔兩所--即商丘的應天書院和登封的嵩陽書院,書院文化的根就在河南。」

「你怎麼想起創辦列子書院的?」我問吳院長。

「列子是鄭州一張閃光的名片,作為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和道家領袖,他對華夏文化功不可沒,其作品萬世流芳。」吳說:「在文化強市、文化強國的今天,傳承弘揚列子文化的意義不言而喻,有鑒於此,我與一幫列子文化傳人經過反覆探討論證,發起並經上級審批核准,成立了鄭州列子書院。」

我見廳堂中央掛有一面投影屏幕,兩旁楹聯曰「列子揚道傳承文脈,築基教育塑能創才」,右邊還掛有近期的教程提綱:「心境篇、喚靈篇、養性篇、壓控篇、幻形篇、馭情篇、塑能篇、易生篇、力命篇、續永篇和廢心用形、能量三層、死復活用、性能互動、道在永琚v......他們的國學造詣和苦心孤詣令我感佩!

聽說現在每周安排兩個半天課程,我問:「聽課者是哪些人?」

「都是列子文化追崇者,有機關幹部、大學生、中小學教師和公司白領。」授課老師劉人夫說:「我們並未對外宣傳,慕名而來者還是不少,目前正逢暑假,來聽課的大學生和國學愛好者更多了,只好臨時增加課時......」

我又問:「列子書院教學方向是什麼?」

「我們的初衷是響應國家經典誦讀工程,將國學物化為一種喜聞樂見的生活形態,通過物化分享、領悟國學經典的內涵與魅力。」吳院長說:「書院除講授列子文化外,還開設『道文化』和讀經、養生、書畫、禮儀、茶藝、琴藝等傳統教程,也選讀一些西方經典、天文地理和現代科學,讓學生在經典的潛移默化中提升品性修養,養成沉穩、厚重、大氣、包容的文化氣質。」

吳披露,他們已在列子故里大孫莊的列子國學幼兒園後院建起一爿花園,修建了書齋、課堂和宿舍,書院不久將搬過去正式對外招生,第一期30名學員,學制九年。注重智能的開發、人格的培養和生命內涵的提升,讓學子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聽了吳建增介紹,令我等對鄭州列子書院充滿期待。

我想起,中國最早的民辦學院是唐朝末年九江東佳書院,由江南望族陳氏始祖陳旺創辦,由一間私塾逐漸發展成規模書院。史料說「院閣九幢,約30間。亭台樓閣,聳延四方,棟宇連雲,旌旗映日」,有「延四方學者,伏臘皆資焉」、「江南名士皆肄業於其家」之譽。北宋學者錢若水賦詩點讚:「樓上落霞粘筆硯,池邊怪石間松筠,朱實垂庭紅橘熟,清香襲座藥畦春。」

吳建增點頭曰:「以自學為主、注重啟發誘導是書院一大特色,歷史上書院作為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培養出不少俊傑。如明代無錫的東林書院,就培養出楊漣、左光斗等一批不畏權勢、匡扶正義的進步人士,被譽為『東林黨』......」

筆者造訪過宋代「文人官員」范仲淹在河南鄧州建的花洲書院。院內有講學堂、藏書樓和齋舍等,還建有覽秀亭、春風閣,曰百花洲,花洲書院由此得名。范仲淹深知教書育人的重要,工餘常親自到書院講學,使鄧州文運大振,培養出張載、韓維、范純仁等一批名士。范公還應摯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書院寫出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絕唱。

薪火相傳,文脈不斷,正是古代書院優秀傳統催生了現代書院的興起。吳院長介紹,1984年由著名學者馮友蘭和張岱年、湯一介等人發起,聯合內地多家著名大學和港台及海外多位著名專家創建的以研究、繼承和闡揚優秀文化遺產為宗旨的中國文化書院,是新中國第一家影響深遠的頂級書院,導師包括季羨林、侯仁之等名家。2006年在北京香山創辦的四海孔子書院是首都首家以孔子命名的民間書院,它參照宋明書院模式,遵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理念,以諸子經學為核心,兼修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面向4歲至10歲的海內外孩子招生,也反響不俗。

劉人夫說:「旅美華人在美國興辦的美洲孔子書院,以祀奉孔子、弘揚國學為己任,也反響不俗,台灣學者伏嘉謨為其撰聯云:『至聖孰能名由義居仁一脈儒風揚彼美,華僑尤愛國熟詩樂禮千秋書院起人文』。」

我想起:受明代大儒王陽明影響的學者蔣慶,2001年在貴陽修文縣龍場鎮創辦的「陽明精舍」,依山傍水,有五個院落,被譽為「最復古的現代書院」。今年6月,「紫禁書院」在深圳鹽田正式掛牌,著名學者、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鳳凰衛視主播王魯湘等出席揭牌儀式。吳建增道:「紫禁城在國人心中獨享尊榮,紫禁書院在『改革開放橋頭堡』深圳登場,堪稱古典與現代聯姻,彰顯出吐故納新的文化自覺!」

「確實,我們今天很需要找回那些淡忘的優秀文化傳統!」我感嘆:出現現代書院是一種社會進步,凸顯了開放多元、寬鬆自由的社會文化生態。毋寧說它是在長期形成的鐵板一塊的教育體制上,撕開一個小小口子,闖出一條新的路子,給國人提供了另一種受教育機會,我相信列子書院將不負眾望!

吳建增朗聲道:「河南是古代書院發祥地,邁上這條傳承與創新的融合之路,有列子精神感召,我們一定成功!」

在當下人人看重物質的快節奏E時代,人們究竟為何而活?眾生在期盼什麼?人生的價值又何在?古賢為我們作出楷模--孔子周遊列國14年,帶出弟子3,000人、72賢人,晚年修訂六經,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列子隱居鄭地40載,生活潦倒而不忘初心,一生求真修道,撰下八卷百餘篇精妙佳作,成為世界級哲學大家和寓言大師......這些國學經典在普通學校難以面面俱到系統研學,孔子書院、列子書院正好補闕掛漏,不失為一件大好事、新創舉!與吳院長握別,我送他四句詩:

多元社會起新潮,

文化傳承春色耀。

列子書院應時立,

聖賢誨人步步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