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月刊評論員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在即,選票爭奪正趨激烈。每一張選票都表達着市民對社會現狀的衡量與判斷,更承載着市民對未來前景的期許與抉擇。選票選出的是新一屆立法會,同時選出的也是香港的未來。
當前香港發展已經走到十字路口,究竟何去何從,未來幾年將是關鍵時期,可以說挑戰與機遇並存:第一,從國際環境看,美國大選情形晦暗不明,英國脫歐後的歐洲走勢充滿變數,亞洲局勢日趨複雜,整個世界處於轉型動盪期,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容易受到衝擊,也因靈活易變面臨新的發展空間。第二,從國家發展看,內部正通過實施「十三五」規劃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外部正通過「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建設積極擴大國際影響力。香港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難免會有下滑,但如能積極參與國家發展,發揮獨特優勢,將會獲得更多機遇。第三,從香港自身看,傳統優勢有所削弱,但如能保持自由營商環境和法制優勢,新興產業發展仍可後來居上。
挑戰面前,如何抓住機遇,實現新的跨越,應該成為選舉新一屆立法會重要的衡量依據。
面對世界波瀾動盪,香港要保持穩定局勢,立法會應消弭非理性的激進行為,成為香港社會的穩定器;面對國家改革升級,香港要順勢而為參與其中,立法會應維護並發揮「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成為兩地緊密關係的連接器;面對自身優勢漸失,香港要實現更積極的經濟轉型、更廣泛的民生改善,立法會應杜絕「拉布」流會,凝聚集體智慧,成為香港發展的助推器。新一屆立法會的格局若能得以扭轉,則香港的前景值得期待。這也是廣大市民的共同願望與期許。9月4日,這些願望與期許應化為每一名選民的具體行動,投下理性公正的一票、愛國愛港的一票、抵制「港獨」的一票,為香港開闢一個繁榮穩定的光明未來。
(本文轉載自2016年9月《紫荊》雜誌,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