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經常會討論社會上具爭議性的課題,當中部分更屬於「敏感」的議題,教師處理時要格外小心謹慎。「敏感」的定義言人人殊,筆者以為舉凡涉及違反法律與普世價值,挑戰社會主流道德觀念的,都可以視為「敏感」,如今日香港單元內,「佔中」和「港獨」等社會議題,或涉及違法或違憲行為;在個人成長單元,自殺、援交、婚外/婚前性行為等內容,一些觀點也可能超越普世價值或社會道德界線。
設定焦點帶主觀性
處理這些敏感議題,通識老師在設定討論焦點時,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同學思考的方向,某程度上帶有主觀性。舉例而言,討論「『港獨』思想萌芽的主因是什麼」、「『港獨』的可行性有多大」、「你是否支持『港獨』」等不同的問題,恐怕就有不同的教學效果。討論「原因」和「可行性」是一個較為客觀分析和建基於事實的思辨,但「支持」則帶一定主觀性,教學重點有別。同理,討論父母子女關係時,老師將議題設定為「什麼是表達彼此的愛的最好方法」,就較為切合彼此關愛的普世價值;如果將議題設定為「青少年成長時應否擺脫父母操控」,討論時就可能引伸出一些不符合普世價值和傳統倫理的觀點。因此,設定討論議題時,既有主觀成分,也反映專業素養,老師務必謹慎處理,心中應有一條法律和道德底線,否則放任自流,討論方向就會失控。
此外,處理敏感議題時,通識老師給予同學的資料,也會影響討論的結果。如果閱讀或討論的資料未能充足和持平,令學生未能從多角度深入認識議題,也可能會影響討論的方向和結果。很可惜,現時通識課程包括六大單元,內容繁多,教師未必在處理每一個議題時,能夠對議題的來龍去脈有足夠的解說,令學生被迫在認識不足的情況下進行看似深入和批判的分析,令討論內容浮淺和狹隘。更重要的是,學生程度參差,選修的科目只有兩至三個,部分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前備知識,可說是無「識」可「通」,令討論徒具通識之形而不見其實。這種不學無術和游談無根的「探究」,如果出現在敏感議題,就可能會影響莘莘學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故以中立、持平、充足、客觀、多元的原則準備學習材料,實有必要。
應考慮會否有行動
討論敏感議題時,我們還要考慮同學討論之後會否因此有後續行動。因此,有人說通識科只需從多角度列出不同的觀點和理據,再由學生自由判斷,使其形成自己的觀點,筆者對此說法實不敢苟同。如果在討論「自殺」問題後,部分同學的個人情緒被挑動,甚至產生自殺念頭,教師應該置之不理嗎?如果有學生在討論「港獨」議題後,表示會以武力付諸行動,老師應任由他形成自己的「結論」嗎?如果有學生在討論時向全班面前表示吸毒可以博取朋輩認同和抒發個人情緒,老師要尊重其觀點而不加介入嗎?
因此,如果討論違反法律、脫離普世價值、漠視社會主流道德觀時,以價值中立和獨立思考為由,不加引導和指引,恐怕有違「傳道、授業、解惑」的為師之道。■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