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國情知識賽 三甲出爐

2016-12-19
■第六屆「全港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圓滿結束,各組別參賽者與嘉賓大合照。 彭子文  攝■第六屆「全港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圓滿結束,各組別參賽者與嘉賓大合照。 彭子文 攝

報名增兩成 中大聖言中學何壽南小學奪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自啟動以來經歷兩個多月多輪賽事,第六屆「全港中國國情知識大賽」圓滿結束。今年大賽參加情況踴躍,團隊賽報名隊伍達206隊,個人賽更達4,250人參與,比去年增加逾兩成。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上周六在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演講廳舉行,入圍的大學、中學、小學、公開及工會組團隊賽及個人賽參賽者,即場競逐各組別冠亞季軍。經過激烈戰況,最終大、中、小學組團隊賽冠軍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聖言中學、保良局何壽南小學以出色表現奪得。

第六屆「全港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由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工聯會和「未來之星同學會」聯合主辦,過往五屆賽事獲全港小學、中學、大專院校學生、社會大眾等踴躍參與,參賽人數持續增長,成為覆蓋全港、最大型的國情知識競賽。今年,在主辦單位和60多個協辦團體大力推廣下,團隊賽報名隊伍數目再創高峰達206隊,包括來自115間大中小學的185支學校隊伍,較去年增加27.8%;個人賽錄得4,250人參與,比去年增加21%。

「全港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比賽題目取自《圖解中國國情手冊》、《簡明香港史》、《中國歷代史學名著快讀》、《地圖上的中國》等十多本參考書,範圍涵蓋中國歷史、香港本地史、地理、文化、詩詞、時事等,內容豐富廣泛。大賽旨在提高和加深本港學生對中國歷史和國情知識的興趣,令港青在參賽過程中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更能在閱讀、討論、查證過程中,訓練和培養獨立分析、批判思考能力。

吳克儉:識國情助港青展所長

為總決賽暨頒獎禮擔任主禮嘉賓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致辭時表示,國情大賽為莘莘學子提供認識歷史的平台,從而更深入地探索國家,有助加強同學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意義重大。他指香港教育一向重視學習中華文化及培養品德和公民責任,國家現時經濟和國力急速發展,國際地位上升,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學習中文及認識中國社會,港青更應打好基礎、認識國情,以助日後發揮所長。

歐陽曉晴料規模明年續升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總經理歐陽曉晴致辭時指,隨着參賽人數持續增加,國情大賽已成為備受香港學界及社會關注的大型社會活動。他提到,大公報和文匯報兩份歷史悠久的華文報紙一直與民族血脈相連,關心香港年輕一代未來發展,更樂意為香港青少年提供了解祖國、認同祖國、熱愛祖國的學習平台。明年為香港回歸20周年,他預期國情大賽規模會進一步提升,鼓勵更多人參加,以優異成績慶祝回歸。

吳秋北:教育不足致現「獨」

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指,認識國史和國情是國民教育最好途徑,問答比賽有助補足正規課堂的不足。他提到,近期出現「港獨」問題,某程度與相關教育不足有關,認為年輕人應深思自身與社會及國家的關係。他寄語香港年輕人進一步參與投入建設更繁榮的香港,配合國家發展,為此必須更了解國家歷史及現況。

李運福張總明孫振郭偉強等主禮

除了上述嘉賓外,為總決賽暨頒獎禮主禮的尚包括中聯辦社工部副部長李運福、中聯辦教科部副巡視員張總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孫振、立法會議員郭偉強等。

另國情大賽還得到招商局集團、丹桂軒、瑞安集團及安利(香港)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持,共同推動港人積極學習國情知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