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時而「休養」時而「有為」難解深層矛盾

2017-02-13

楊莉珊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市政協常委

宣佈參選特首的某位參選人,早前提出下屆特區政府主要工作是「休養生息」,後來卻又提出二十三條立法和重啟政改等「有為」的政綱,到了昨日,他又在一個電台節目改口,說二十三條立法未必於下屆政府完成。這位參選人的說法一時一樣,遭到廣泛質疑,雖然他辯解說「休養生息」是指停止內耗,但還是不能打消這個說法所引起的質疑。大家對他提出的說法無所適從,覺得難以信任,歸根究底是因為他的政綱沒有指出香港社會內耗和撕裂的真正原因是反對派奉行反中亂港方針,令香港無法「休養生息」。

「休養生息」本來是一個正面詞匯。秦末農民戰爭動亂,楚漢之爭生靈塗炭,漢初實行休養生息,獎勵農桑蠶,減租減息,使漢朝贏得了寶貴時間,出現了文景之治,「休養生息」遂為後代所肯定。唐代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清代畢沅《續資治通鑒》:「許其修睦,因以罷兵,庶幾休養生息,各正性命,仰合於天心。」因此,就詞論詞,「休養生息」這個詞匯並沒有錯。

但是,詞匯在不同語境中意義都不同。語境即言語環境,它包括語言因素,也包括非語言因素,包括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都是語境因素。在香港目前的語境下,「休養生息論」沒有指出香港社會內耗和撕裂的真正原因,是反對派不僅在立法會內拉布阻遏施政,而且發動「佔中」、策動旺角騷亂、鼓動「港獨」思潮,這是香港無法「休養生息」的癥結所在。

找準無法「休養生息」的根源

香港社會被撕裂、被內耗,根本原因不是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所致,更不是特首梁振英造成的。近年來,激進反對派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誣衊、攻擊和反對中央「挺港」政策與兩地交往合作,凡是有關中央挺港與兩地合作的政策、措施和發展項目,激進反對派都進行破壞、阻攔或推翻,這對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解決香港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都形成了嚴重的束縛和阻遏。

在反對派推波助瀾下,近年來「港獨」勢力持續蔓延,更從意識層面升級至激進暴力行動。在去年春節旺角暴亂中,極端分離主義勢力用「本土」包裝「港獨」,用暴力推行「港獨」,以血腥、襲警、縱火、破壞的極端方式爆發出來,震撼了每位市民,也重創了香港社會。

事實證明,反對派奉行反中亂港方針,嚴重衝擊和破壞「一國兩制」,令香港社會一度陷入動亂邊緣,一度使香港這個「法治之都」、「動感之都」,淪為「失序之都」、「動亂之都」、「暴戾之都」,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就是香港社會內耗的根源。如果不追根溯源、不分清是非,一味奢談什麼「休養生息、停止內耗」,就有混淆是非、誤導公眾之嫌,難免引起質疑。

遭廣泛質疑難自圓其說

特首梁振英不認同有關說法,他指出若香港選擇「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會落後其他城市。全球一體化,競爭無可避免會愈來愈激烈,政府要因時制宜,其經濟功能和角色應該要改變。他強調,香港除了需要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亦應持之以痡幫妘郱s科技產業。

民建聯主席李慧k也明言對「休養生息」的說法並不認同,強調下屆特區政府要有為、要做事,「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矛盾需要處理,而且市民的期望也愈來愈高,我恐怕你跟市民講要政府『停下先啦、唔好做炾捸z是不太合適。」

香港的種種深層次問題,包括市民無法承受的高樓價、向上流動通道阻塞、貧富懸殊擴大等,都必須由一個務實有為的特首領導解決。否則,只會令香港錯過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時機。因此,這位參選人的「休養生息論」對香港目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不是誤判,就是誤導。此論一出,反映他沒有抓準香港政治紛爭的根源所在,因此無論他後來提出重啟政改也罷、二十三條立法也罷,都是難以被看好的。他反覆「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更是反映他的不自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