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語譯: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專志求學,三十歲訂立人生方向,四十歲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後體驗到人之限制,然仍堅持這是仁心的責任,六十歲耳入心通,能接受現實世界的不如人意;七十歲之後,達至仁之境地,隨心所作也不會違反仁之規範。」
傳統上,解讀這則論語,多作「勉勵人為學要循序漸進、不可半途而廢」解釋;其實,解讀論語,不一定要把每章每節均視為經訓、涵勸學之旨,如此會把論語僵化。例如此則,有傳統把「三十而立」解作「通五經之業」,這明顯就錯解了。其時,五經尚未形成,《春秋》是孔子自己晚年的作品,「學易」也是他晚年的事。孔子三十歲,何來「通五經之業」呢?
追求意義 心路歷程
解讀論語,很多時候可從孔子的處境、感受去思索,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印證,就容易理解、引起共鳴了。這則論語,是孔子尋求人生意義的心路歷程,當中經歷過尋覓、立志、實踐、挫折、看化等階段。這種人生歷程,仍是現今的寫照;今之視昔,猶後之視今。
孔子身世特別,三歲喪父,母親把他帶回外家居住,他既是儒人後裔,卻窮困;雖受禮樂六藝訓練,然要做卑下工作養活自己。
故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基於這些遭遇,他會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尋求真理 追問意義
十五歲,是人由少年進入成人的關鍵階段,人的心理生理均急劇變化;在此階段,少年人會無端感到迷惘,又愛尋求真理,會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雖然,各人的經歷不同,關注點就不同,所追求的方向也不同,但尋求真理之心,卻真切無二。
魯迅父親為庸醫所害,故他十五歲時立志行醫,掃蕩庸醫;孔子十五歲時反省,身為儒者祭禮傳人,但每天從事的祭禮,除了幫助他賺取生活之外,究竟有何意義?筆者十五歲那年,赫然發現自己從小返教會,卻不知道基督教有何重要性。這些醒覺,都會使覺者去想人生、學知識。故云:十五而志於學。
但由「志」到「立」,少年時代的理想要經得起現實考驗,非要經年不可。孔子的經驗告訴我們,時需漫長十五年。孔子從志於學起,大概曾「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子」,從這些追尋、反省中,孔子發現了禮的新意義,禮原來要與仁心結合方有價值。
經歷考驗 三十而立
魯迅的經歷不同,他在學醫的過程中發現了:「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故此,他改變了初衷,他以「改變國人的精神,以文藝救國」為人生目標,那時,他已三十七歲了,比孔子晚了七歲。至於筆者自己,經過大學獨立思考的洗禮、出來做事後,看過現實世界,結果回歸了傳統文化,也是三十歲前後。故云,三十而立。
改變少年初衷,並不一定是意志不堅定、信心軟弱,而是真誠反省的結果。當然,思之悵然;「當年欣於所遇,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繫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下期續談其他階段。■松睿(退休教師,閒時不休,讀書、代課、練口語,期望自己仍有餘力幫助學生進入大學。)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