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 正文

【尖子必殺技】愈多人接種 愈能紓公院逼爆

2017-02-23
■港澳內地有傳染病通報機制,有效阻止疾病擴散。圖為澳門確認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後,工作人員在醫院消毒。 資料圖片■港澳內地有傳染病通報機制,有效阻止疾病擴散。圖為澳門確認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後,工作人員在醫院消毒。 資料圖片

截至本年一月底,香港已接種疫苗人口約60萬,當中接近七成是長者。天氣轉涼,便踏入流感高峰季,相關政府部門呼籲免疫力較低人士(長者、小童及長期病患等)應接種疫苗。

政府近幾年加大力度宣傳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並有不同的計劃安排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接種流感疫苗,我們可以看到接種人口不斷上升。

台春節就診人數跌六成

「流感」一詞對於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健康人士患上季節性流感後,大多會於7天內自行痊癒,但免疫力較低的人士一旦染上,可以成為嚴重的疾病,有機會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嚴重者甚至死亡。

由於高峰期通常在冬天,私人診所於聖誕新年等公眾假期休息,因此大批患者到公立醫院求醫,加劇了公立醫院的壓力。

在台灣,今年春節流感的就診人數大減六成,破4年來新低。有關部門表示,相信是因為今年擴大接種人數一倍至600萬,加上暖冬的影響,大大減少就診人數。在香港,我們看到公院的擠迫情況有較以往減少,但是情況卻沒有台灣那麼明顯。

部分家長長者認知不足

流感對不少人來說,跟傷風感冒並沒有太大的分別,因而忽視了它可以引致的嚴重性。市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往往與政府的宣傳及教育有直接的影響。很多家長對疫苗的認知不足,怕其有副作用而沒有讓小孩接種;不少長者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流感,更不會去接種疫苗。

對於疾病及有關的公共衛生問題,最好的治療方法肯定是預防,要成功做到這一點,政府和傳媒的責任最大,他們擔當着資訊發放及傳播的角色,直接影響市民的認知程度。

因此,我們在探討相關議題時,可先從這個角度出發,研究如何提高市民的意識,並有效提高公共衛生的水平。

香港作為首屈一指的國際城市,其公共衛生應該有一定的水平,我們期待在往後幾年市民能提高意識,大大增加接種人次,減低公院的擠迫情況。 ■陳潔珊 通識科5**狀元、科大商學院四年級生

延伸閱讀

1. 《H7N9禽流感進入高發期 全國已有87人死亡》,香港《文匯報》,http://news.wenweipo.com/2017/02/21/IN1702210048.htm

2. 《街市禽流感速測 最快本周引入》,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20/HK1702200034.htm

3. 《世衛:未證實病毒可持續人傳人》,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19/CN1702190004.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