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文言精讀】屠龍之術有何用 迷失方向錯目標

2017-03-08

莊子論「境界」,分「自然之境界」與「人為之境界」。前者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後者是人往往迷失的地方。莊子認為,人生在世,與其不自覺地追求世俗的境界,不如求道追求自然的境界。有關思想,見於《莊子.列禦寇》︰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莊子以朱泙漫散盡家財向支離益學習屠龍之技為例,說明技藝無處可用,諷刺那些付出所有追求塵事的人,往往徒勞無功。

莊子指出世人之境與至人之境所追求的迥然不同,至人明白「道」而不談論「道」,世人明白「道」而喜談論「道」,並慨嘆世人困於塵世俗務,無法追求自然大道。

譯文

莊子說:「了解道很容易,不去討論卻很困難。了解道卻不妄加談論,是通往自然之境界;了解道而加以談論,是走向人為之世。古時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的技術,耗盡千金的家產,三年後藝成卻沒有施展技巧的機會。聖哲對必然的事物不與人拗辯,故此沒有爭論;凡人卻把不必然的東西視作必然,因而爭論不休。引致紛爭,是因為對行為有所追求。紛爭,依仗它到頭來只會自取滅亡。世俗人聰明的舉動,總離不開送贈與酬答。於淺薄之事上耗費精神,一心兼濟天下疏導萬物,以為可以達至混沌初開、物我相融之境界。像這樣的人,是迷惑於浩瀚的宇宙,身形勞苦拘累卻不了解混沌初始之真諦。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讓精神回歸到混沌初開的原始狀態,甘願休眠在沒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水流隨順無形,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清虛空寂的境域。實在可悲!世人把精神虛耗在細碎瑣事上,卻不懂得寧靜與自然之境。

模擬試題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6分)

1. 「知道易,勿言難。」

2. 「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參考答案:

1. 「了解道很容易,不去討論卻很困難。」

2. 「世人把精神虛耗在細碎瑣事上,卻不懂得寧靜與自然之境。」■謝旭

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任教,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序言教育集團」、「PROLOGUE網上補習」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