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教育夢:符最低資格學生全升大學
有「校長爸爸」之稱的前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是學界傳奇,曾於上世紀80年代做過港英政府教育署官員。在英國殖民管治下,中文遭到歧視,「若以中文寫信給政府要排隊處理,英文信優先,外國人申請政府工機會大增。」見過種種不公,他認為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是一大喜訊,確立了港人的「中國人」身份。回歸後,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教育改革,他指,雖然部分政策仍需改善,但深信只要學界團結一致,制度會更趨完善,「我的教育夢是未來10年,符合大學入學最低資格的學生都可升讀大學。」 ■記者 鄭伊莎
原本是小學教師的梁紀昌,在1982年轉職教育署,擔任學生輔導組督學和學校發展主任,平穩地度過了20年。至2002年毅然辭職,轉任弱勢學校─鮮魚行學校校長,學校兩度陷入殺校危機,最後安然無恙,改寫了鮮魚行學校師生的命運。
回顧上世紀80年代出任教育署學生輔導組督學期間,梁紀昌憶說:當時香港被英國殖民管治,政府部門對於英文的重視程度甚高,出現很多不公平現象,「例如你看醫生,醫生只會見會說英文的病人,否則就打發你走;你用中文寫給政府的信件要排隊處理,相反英文信件則可獲優先處理;外國人申請政府工的機會大增。」
當時,教育署內部訂購的文具大多是英國出產,即使內地製造的擦膠較好用,政府仍堅持只會訂購質素較差的英國製擦膠。
「一代人對回歸充滿憧憬」
「當時我們那一代人對回歸充滿憧憬、盼望。」梁紀昌指,回歸後社會對中文的重視隨之大增,政府茪漍}班培訓公務員用中文撰寫公函;政府內部亦引入「價低者得」的公平採購原則。教育方面,特區政府銳意推行教育改革,期望改變填鴨式教育,扭轉「一試定生死」的困局。
冀學界團結 更完善教改
不過,教育當局推動教改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官員、校長及教師等意見紛紜,爭拗不斷,例如部分科目引入校本評核減少考試比重,但社會操練風氣仍未有改善。」
梁紀昌認為,回歸至今部分教育政策仍有需改進之處: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加劇小學生盲目操練;初中中史科仍未能獨立成科,令初中生對國家民族的認識不足,欠缺獨立思考的訓練;在高中引入的通識必修科,沒有教科書參考,教師準備教材難以有客觀標準,並未能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應改為選修科。
不過,他相信只要學界團結一致,將可令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政策更為完善。
在學界默默耕耘三十多年的梁紀昌,現時雖已退下火線,但坦言心中仍有一個教育夢。現時每年有約35%中學文憑試畢業生取得「33222」成績,符合大學入學最低資格,但大學資助學額只得約1.2萬個,即僅約15%人可升讀八大。
他認為,這令不少合資格的學生失望而回,「我的教育夢是未來10年,大學資助學額可以增加至大約35%,令有能力入大學的學生可以直接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