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4.12億元的新承擔額,為新渡輪及港九小輪的6條離島渡輪航線在下一個牌照期,即今年年中至2020年中提供協助措施,包括發還船隻檢驗年費、船隻維修保養費等。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黎以德表示,公共交通服務以基本商業原則運作,認為現時的大政策方向仍可取及正確。他強調離島小輪有其獨特性,將會檢討資助模式,包括探討是否應由政府營運。
財委會以35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有關建議。根據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因為經營成本大幅上升,若無特別協助措施又不提高票價,新渡輪及港九小輪將會在下一個牌照期內錄得嚴重虧損。新補助措施包括約1,000萬元更換船隻的折舊開支、維修保養費2.4億元、發還船隻檢驗年費及因提供長者票價優惠而少收的5,000萬元、發還船隻保險費900萬元,及應急費用逾6千萬元,共4.1億元,較上一個牌照期的多2.2億元。
麥美娟:應檢討經營問題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批評運輸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指船公司接受補貼後仍會加價,且渡輪經營問題存在多年,指署方欠缺長遠及全面措施,僅以補津解決問題,「錢就愈給愈多」。她又說,海員擔心行業缺乏新血,當局未有對海員的培養做功夫。
運輸署解釋,將就資助形式進行檢討,盼在下一個營運期內達成共識。針對人手短缺,當局已設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鼓勵從業員考取船長資格。海事處亦已把本地船員的海上服務期由12個月,減至9個月,希望吸引新血入行。
陳恒鑌促增月票可乘數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則表示,納稅人資助渡輪營運,離島居民要求增加月票計劃可乘次數,希望船公司考慮。他續指,不少長洲居民反映頭班船座位不夠,居民常上不到船,並要求當局考慮把補助延伸至柏麗灣及愉景灣等航線。
運輸署指,將檢討是否把其餘8條渡輪航線納入資助範圍。對於長洲小輪擠逼的情況,運輸署署長楊何蓓茵指,由本月起船公司已就頭班船增設後備船。另外,在下一個牌照期起,新渡輪將安排旗下超過400個座位的高速船行走更多班次,可服務更多長洲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