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何玫 博鰲報道)中央政府對特首人選提出四大標準,包括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特首梁振英昨強調,特首權力遠高於其他國家地方政府的領導人,是因為中央額外授權,因此除了民意之外,特首也需要中央高度信任,否則香港不可能有高度自治,「這個問題需要考慮。」
梁振英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後會見傳媒時表示,是次特首選舉與之前3次的不同,反對派完全沒有參選,也看不到他們曾經嘗試協調一人代表反對派參選,而最近300多名反對派選委陸續支持某個並非「傳統『泛民』的代表(曾俊華)」,故很明顯的是,「泛民」選委或他們代表的巿民,都集中支持「某一位候選人」,「我看過去在香港的議會選舉,我們都看到的。」
他強調,香港和其他城市、無論是內地城市或外國城市不同的地方,在於香港選舉產生的政府領導人,擁有的權力遠遠高於其他地方政府、包括外國地方政府領導人的權力,而這個額外的權力是因為中央的額外授權,不完全是由地方的民意授權,因此除了民意之外,特首也需要中央高度信任,而不是一般信任。
他說,「在信任這個問題上,大家可以意識到,亦都可以理解的,如果中央政府對香港的行政長官有一些不信任的話,香港不可能有高度自治,所以這個問題,大家亦都要考慮。」
被問到有否候選人是中央未完全信任,梁振英指中央的立場過去已講得很清楚。
批反對派攻擊林鄭
對於選舉結果會否造成社會撕裂,梁振英直言,問題源於反對派不支持中央支持及任命的特首,而初時的「ABC」是「anyone but CY」(除梁振英任何人皆可),但到林鄭月娥參選時,反對派就集中力量去攻擊林鄭。
梁振英指出,「這個問題事實上是很清楚的。」
他又提到,反對派在過去3次選舉都有派人參選,「為何今次『泛民』沒有參選人、沒有候選人,到了曾俊華出來參選時,『泛民』基本上一面倒支持曾俊華,如果你去考慮這個問題,我們接着就可以知道,接着那些造勢、民望是怎樣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