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假期外遊,參加了五日四夜的張家界觀光團,與家人享受天倫樂之餘,亦給自己在繁忙工作中喘一口氣。
張家界位於湖南西北部。其名據說是因漢代名臣張良在此地隱居而得。筆者一向喜愛遊山玩水,近的如韶關丹霞山,遠的如安徽的黃山,筆者都觀賞得津津有味。中國地大物博,著名的山川多不勝數,縱使筆者涉足多處,最令我難忘的卻是這次去的張家界。
奇峰三千 秀水八百
張家界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美譽。這次親身一訪,果真覺得當之無愧。張家界美妙之處,在於你永遠拍不到一張不美的照片。就算以手機隨便一拍,在不同角度、時間、氣候都無一不美。
有人說電影《阿凡達》取景於張家界,不知是真是假,那一刻確實有如置身虛擬世界內,美得太不真實。當遇到雲霧,不僅沒有打擾賞景的雅興,反而令張家界加添了一份仙氣。人間天堂,正是如此。
當我遊歷張家界時,不禁令我想起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
原文摘錄: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語譯:它悠遠遼闊地和天地大氣同在,看不到它的邊際。廣大浩瀚地和造物主宰同遊,無法得知它的盡頭。我們拿着酒杯倒滿了酒,直喝到大醉倒下來,不知道太陽已經下山了。暮色從遠處漸漸來到。等到什麼都看不見時,卻還不想回去。心念凝定、形體解脫,跟萬物無形中融合在一起了。這時,才知道我以前根本不曾遊覽過,真正的遊覽是從這次開始。
物我一體 拋卻煩憂
對!張家界之遊令我真正感到柳宗元的感受:這刻才知道遊山玩水的真正樂趣,並有物我一體之感,忘記憂慮、忘記一切工作上的壓力。日後,如各位完成公開試,想找一個地方放鬆心情,張家界是個不錯的選擇。 ■吳一敏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模擬練習
1. 柳宗元被貶官後「恒惴慄」,但在賞覽西山的景色後,有「心凝形釋,與萬化 冥合」之感,為什麼他會有這個轉變?試根據文章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反映作者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柳宗元謂「得西山」,究竟他得到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登西山後,初到永州的那種惴慄感覺已經一掃而空。因為西山遼闊壯觀的景色,已令作者心胸開朗,精神得到解脫,達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忘我境界,足以忘掉初貶永州時的抑鬱和恐懼。
2. 這幾句反映了作者對西山景色的留戀:雖已屆黃昏日落,暮色驟至,遮擋了眼前景物,但他仍不想歸去。
3. 首先,他發現了西山,得以欣賞它壯麗的景色。其次他登上西山,完全得到了宴遊的樂趣,樂而忘返。最後,西山壯麗的景色令他感覺到大自然的偉大與個人的渺小,心胸豁然開朗,個人的得失顯得微不足道,鬱悶亦一掃而空。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