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垃圾問題越來越成為困擾國家發展的顯要問題。「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垃圾下鄉」以及一系列和垃圾處理相關的「鄰避困局」都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更好地推動垃圾分類,破解垃圾處理中遇到的難題?近日,全國政協「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調研組赴廣東、浙江、山東三省調研。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張基堯表示,垃圾問題涉及國計民生,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優化垃圾處理方式,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回收,不斷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貢獻。■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任芳頡、凱雷 北京報道
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到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
一路行來,調研組走進社區、村莊、工廠,深入垃圾分類場所、轉運站、垃圾焚燒場、填埋場等地,現場與當地政府及一線工作人員交流;集中召開多場座談會,聽困難、問良策、出實招;即使在驅車趕往調研點途中,調研組成員們也見縫插針地向專家及地方工作人員問詢、相互探討問題。
山東: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在山東,調研組實地察看了垃圾分類、中轉運輸和綜合處置情況,並就有關情況到居民家中進行了走訪。據了解,近年來,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採取焚燒為主、衛生填埋為輔的方法,由單一的衛生填埋向分類處理轉變,建設了集焚燒、生化處理、衛生填埋為一體的垃圾處置園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張基堯指出,垃圾的收運、處理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鞏固和完善可再生資源的回收網絡,進一步完善實施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政策,開放垃圾「三化」的各類市場,加快垃圾收集分類的投入。同時,加大垃圾收集處置方法的探索,推廣試點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先進經驗。此外,充分發動社會參與,積極推動市場化運作,應用高科技手段處理垃圾,加強全過程控制和管理,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
浙江:民企投身環保事業獲肯定
在浙江,調研組前往位於溫州市的永強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專題調研,就自動控制系統設計室、爐排設計室等進行走訪參觀。
張基堯對發電廠垃圾無害化處理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民營企業投身環保事業值得肯定,今後仍需加強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有效資源再利用的統籌兼顧,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使固體廢棄物在管理與處理中實現更高價值。在得到經濟收益的同時,企業也要以發展綠色能源為目標,保護好水、空氣、土壤環境,打好環境保衛戰。
深圳:予垃圾處理選址政策支持
在深圳,調研組到位於龍崗區的紅花嶺生態環境園固體資源再生中心考察。據介紹,深圳市多年來堅持扎實做好垃圾治理基礎性保障工作,在垃圾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生活垃圾也因「鄰避效應」導致垃圾處理設施選址難、徵地難、落地難等問題。因此,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建議,從國家層面,對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回饋設施在規劃用地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支持,同時,建立、完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生態補償機制,對生態補償機制的主體、對象、方式、範圍、標準等要素予以明確。
張基堯表示,在垃圾無害化處理方面,深圳充分發動社會參與,積極推動市場化運作,應用高科技手段處理垃圾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深圳進一步總結經驗,為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提供更多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