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口中的「電單車」,在內地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稱呼:摩托。近年來,隨着這種風馳電掣般出行方式的逐漸式微,在內地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重慶,此前佔據着行業前三把交椅的「大哥」企業紛謀轉型,宗申產業集團便是其中之一。該集團在主攻老本行的同時,也開始試水多元化發展,並積極參與軍民融合項目。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宗申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左宗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支持重慶設立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而對製造業加緊轉型升級,他判斷工業製造未來定將轉向「產業互聯」。■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張帥、任芳頡 北京報道
今年初,隨着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設立,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兩會期間,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中央支持重慶設立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左宗申就是其中一員,他對本報指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軍工聚集,擁有雄厚的資源基礎。解放後,從最初的「軍民結合」,到後來的「軍轉民」,重慶軍民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不斷拓展。
眾所周知,作為西南國防科技工業重鎮,重慶是中國常規武器重要科研生產基地和汽車摩托車、船、機、儀、基礎件較齊全的科研與生產基地。已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重慶軍民融合企業就已完成工業產值3,000億元,佔到重慶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的14%,成為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左宗申透露,多年的發展經驗,已使重慶練得善用軍工技術和軍工生產能力開發民用產品的本領。目前,在渝還有29戶民口企業獲得參與軍品配套的保密和生產資質,這些企業涉及多個尖端行業,具備較強的科研開發實力和先進製造能力,是重慶製造業「軍轉民」、「民參軍」的骨幹力量。
因為擔心洩密,當下民營企業進入部分重要領域,尚有很多「玻璃門」障礙,導致資源配置向國企傾斜的情況。左宗申對本報回應稱:「民營企業可以參與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擔心軍工涉密,可以設置目錄管理,只要進入該目錄,就不需要再擔心涉及洩密問題。」
消費互聯向產業互聯轉變
自「互聯網+」行動計劃兩年前提出,內地多個行業都開始向網絡互聯發展。左宗申認為,工業製造智能化的過程,正在經歷從「消費互聯」到「產業互聯」轉變。以宗申產業集團為例,以前企業把燃料電池賣給大巴公司,東西賣出後用戶必須自己維護保養,現在採用電池租賃的方式,維護、保養、維修變成銷售企業的事情,電池在運行中實時監控數據,什麼時間應該保養,什麼時間應該維修,成為工業企業的一個方向。
左宗申兩會期間還建議,製造業產業互聯還應包含大量的金融,形成產融網三位一體。
培育農村電商人才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左宗申在此前的調研中發現,農村電商人才缺乏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農村掌握電商知識的人才不多的事實,左宗申極力建議充分利用職教資源,培育更多農村電商人才。
他提出,可以招聘包括農村電商創業成功者在內的專業師資,重點招收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學員。此外,職業院校與社會專業機構聯手打造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平台,並倡各級政府應出台相關支持政策,給予每個學員一定標準的補助,從而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