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A股「長牛」需跨三道門檻

2017-04-24

李 勇 中興匯金高級研究員

2017年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季度,回顧自進入2017年以來的A股,滬指的點位基本上穩定在3200-3300點之間,表現出一個「穩」字。

再往前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自從劉士余主席上任以來,A股整體上呈現出震盪回升的格局,表現出一個「穩」字。

「嚴監管」成為劉主席上任以來所強調的核心詞,「防風險,守底線」成為劉主席在任期間的核心任務。「着力防控資產泡沫」成為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對資本市場的表態,在先前所進行的一輪轟轟烈烈的「降槓桿」、「去泡沫」活動之後,將會進一步釋放系統性風險。股市也基本上排除了暴漲暴跌的可能性。

對比起股市自2016年以來至今的穩定,2015年下半年的股災風波,讓親歷的市場參與者至今心有餘悸,或許心裡在慶幸當下行情的穩定性。

不過,A股走出長期健康牛市,也並非容易的事情。然而,在實際情況下,仍需要做好這幾步工作。

首先,股市的定位需要轉變。A股頻現暴跌或長期低迷,凸顯出投資者持股心態不穩,本質上是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的表現。而造成A股頻繁暴跌的根源,則在於中國股市長期以來的定位錯誤-A股市場並非為投資者服務,而是為融資者服務的。正是由於不準確的股市定位,決定了A股市場的投機氛圍濃厚,同時,也決定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近年來,雖然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力度有所提升,且相關政策對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行為給予了較好的支持,但中國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特徵仍未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其次,需要監管執法的到位以及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之前的《證券法》已明顯不適應股市的發展,表現在對股市的監管不嚴,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不力,使得股市的違法違規成本相當低廉,以至於不少大資金大機構「鋌而走險」。經過了之前的三輪股災洗禮之後,我們希望《證券法》修訂草案是一個完善的修訂案,可以確保股市的健康發展,使註冊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更為健全。

最後,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靈活地調整和確定IPO發行的節奏與發行速度。今年春節之前,頻繁的IPO發行節奏,對股市造成的抽血效應較重。A股市場進入IPO新規模式,大幅提升了資金的有效利用率。但是,當A股IPO發行頻率驟然提升,甚至達到每周一批次的發行節奏,對市場存量資金的分流影響就明顯提升,過快消費掉股市的投資活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