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前來港曾做清潔工 考證書操故業撐起一片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文華)遠離家鄉獨在異地,除語言不通,更有生活及事業上的種種不適。今年47歲的唐女士便是一名新來港人士,8年前帶兒子來港與丈夫團聚,原本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怎知卻要獨自承擔起在港的全部生活壓力。原本做舞蹈老師的她放下舞者身段,做清潔工、銷售員、兼職外賣,「最困難時,我和兒子只有25元在身,面對街邊20元一份的餐,兒子說:『媽咪,我們不吃,好貴』。」唐女士2011年加入新家園協會,在職員的鼓勵下考取證書並成功獲聘為舞蹈老師,現時月入逾萬元,重新成為兒子的驕傲。
唐女士8年前與8歲兒子來港,她的港人丈夫平時喜愛出去玩,不顧家亦不給家用,唐女士唯有獨自撐起自己與兒子的一片天。新來港之初,她聽不懂廣東話,很難搵工,原本在內地做舞蹈老師的她,拿着所有在內地獲得的獎項及簡歷四處求職,卻始終沒有收穫。
內地人身份 工作受欺負
為了生計,唐女士接受一份在青衣的清潔工工作,放下舞者身段,每天勤力工作,卻因內地人身份被主管要求在中午休息時間繼續工作,「當時與其他同事一起吃飯,吃完飯後閒聊,主管沒有叫其他人,唯獨叫我起身工作。」唐女士說,「雖然我心裡知道她欺負我是內地人,卻什麼都不能說,無辦法,要搵食。」
唐小姐本想一直做清潔工工作,但無奈返工時間與兒子放學時間相差太遠,兒子經常一個人獨自在家,「兒子試過放學後回家找不到我,落街求街舖店主打電話給我叫我回家。」之後唐小姐還被街舖店主勸,應該換一份方便照顧兒子的工作,為照顧兒子,唐小姐辭掉清潔工作。
交完租只有25元
唐小姐與丈夫及兒子租住深水埗劏房,每月交約3,000元租金,丈夫不給家用,她又要重新找工作,家裡入不敷出,「曾經試過有一個月交完房租就無錢剩,我和兒子只有25元在身。」
「當時我們一起走在街上,好餓,但兒子見到外面食舖一餐普通飯都要20元至30元,仔仔話『媽咪我們不吃,好貴,我們回家。』」現在想起當時的情形唐小姐仍會覺得難過。
當晚,唐女士只買了些青菜回家煮粥吃。第二日,她便去餐廳做兼職外賣,「每小時35元,送外賣最好就是工資日結,每天都能拿到錢用。」母子兩人就這樣度過艱難時光。「兒子當時已經好懂事,從來沒有因為窮,因為吃不到好吃的,不能出去玩而發脾氣,不吵不鬧,好懂事。」
受聘協會教舞 月入逾萬元
唐女士之後找到一份化妝品銷售員的工作,更於2011年加入新家園協會學習廣東話並義務教小朋友舞蹈。在新家園職員的鼓勵下,唐女士考取舞蹈教師資格證,並成功獲聘為協會舞蹈老師,現時月入逾萬元。
唐女士做舞蹈老師後,曾去兒子中學學校參加分享會,在會上她才知道,原來兒子一早將她成為舞蹈老師的消息告訴老師,「兒子說:『我媽媽現在是舞蹈老師了,她在新家園教好多小朋友跳舞,我們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知道之後好感慨,我們的生活從那時開始逐漸好起來。」
新家園為唐女士帶來的不僅是一份可以維持體面生活的工作,讓她重新起舞,更給了她和兒子繼續撐下去的信心。對唐女士來說,香港這個「新家園」不再只有眼淚和貧窮,更有優雅的舞姿和堅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