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 放射學專家、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葛展榮,早前首次提出在解剖鯨豚前,可利用人類醫學所用的「影像解剖」檢測屍體,但這種嶄新的檢測方法是否真的可靠?熱愛水生動物的東華學院醫療科學學士學位四年級生袁晞朗遂將「影像解剖」與傳統人手測量法所得結果比較,結果證明利用這種新技術鑑定鯨豚頭骨形態的準確性高達八成八,可靠性高,亦可提高人手解剖的效率及安全性,相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刊登,備受國際關注。
「影像解剖」是指在作出傳統解剖前,先利用電腦掃描(CT)、磁力共振(MRI)和超聲波等影像學技術對動物屍體進行檢測。葛展榮團隊早前以香港水域及長江擱淺的江豚及其他鯨豚為對象,對牠們的屍體進行「影像解剖」,以深入了解及分析死因、身體狀況及生活史,協助制訂保育措施。
團隊成員大四生袁晞朗,透過與傳統人手測量法所得的結果比較,發現利用「影像解剖」技術鑑定鯨豚的頭骨形態的準確性、重複性及再現性,證明了「影像解剖」能為擱淺鯨豚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
研究蒐9條擱淺鯨豚樣本
袁晞朗介紹指,是次研究共收集了9條擱淺鯨豚樣本,包括江豚和中華白海豚,提供合共31個顱骨特徵測量及比較。他測量了研究團隊根據「影像解剖」數據所重建的樣本三維(3D)影像以及真實頭骨一次,比較後發現準確性(accuracy)超過八成八;其後又與葛展榮分別測量3D影像重建頭骨兩次,檢視出其重複性(repeatability)超過七成七;後又互相比較各自測量結果,得出再現(reproducibility)達九成一,說明不同研究人員能使用此測量方法重複取得相同結果,證明「影像解剖」能為擱淺鯨豚研究提供準確可靠數據。
製鯨頭標本 傳統耗時半年
以往製作傳統鯨豚頭骨標本的過程非常繁複,耗時近半年,且相關工作人員感染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較高。葛展榮說:「利用『影像解剖』中的電腦掃描技術,不足一分鐘便可重建頭骨影像,且因為電腦掃描能提供高對比解像度影像,能易於分辨軟組織和硬組織,還可調較去除軟組織模式,既提高效率,又減低研究人員受感染風險。」此外,影像能夠以電子方式永久儲存,減低標本破損帶來的風險,研究人員亦可以電子傳輸影像,與世界各地鯨豚專家交流學習。
研究團隊未來計劃建立全球首個一站式鯨豚類擱淺數據資料庫,記錄擱淺鯨豚死因和生活史,系統地比較其身上的損傷及人類活動,亦希望在兩年內建立一個多媒體平台,整合鯨豚擱淺屍體檢驗的影像學和解剖學數據,為管理香港水域及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並協助檢測潛在公共及衛生危機,促進保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