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整理書房中的舊書報,發現有近七十年前的一本《時代》期刊,出版日期是一九五零年七月一日。
中文的《時代》,是蘇聯背景的中文刊物,也許就是蘇聯為中國讀者準備的時事半月刊。內容着重國際新聞,但不少篇幅是為蘇聯的內外政策進行宣傳,其作者大部分皆是蘇聯人,只是譯成中文罷了。
但是既然是給中國讀者看的,也不能完全脫離中國的政治生活。因此,翻開內頁,兩版的照片都是介紹中國的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照片裡中國的最高層領導人都有了,但也加上當年參加全國政協的女勞動模範趙桂蘭、李秀真、起義將領盧漢(雲南軍政委員會主任)、鄧錫侯(四川起義人士)、劉文輝等人。
接着是兩版介紹蘇聯高加索黑海療養院的綺麗風光,證明蘇聯除了給予普通勞動者免費醫藥治療之外,還「廣泛設立療養院供普通勞動者使用」。
不過這本雜誌所刊的文字,都是長篇大論,缺乏對一般讀者的吸引力。雖然該期的第一篇文字,是轉載蘇聯《文字與生活》的社論,題目叫《關於出版工作的自我批評》,然而這篇轉載文章,仍然佔據兩版,而且內容也可說是「卑之無甚高論」。只說蘇聯的報紙雜誌對於新書的報道和介紹不夠,說重要的報紙很少發表新書的出版消息。
自我批評,應該檢討文字不夠生動活潑,應該檢討內容沒有針對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應該找些中國作者寫一些適應中國讀者有興趣的文字。
翻開第一頁的目錄,作者都是蘇聯作家,只是轉載了一篇當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所作的報告全文。文章說,蘇聯的書籍,是全世界最進步最真實的書籍,可是這刊首的文字,卻不是能「推廣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