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學作品,都以抒情為主。蓋雖世殊事異,人類情感大抵今古相近,共鳴既生,作品便耐讀、堪玩味。
觀乎現今中小學教科書所收篇章,諸如李密《陳情表》、李煜《虞美人》、朱自清《背影》,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輸入方面雖不虞匱乏,學生的作文卻每每忽略抒情,或情感失諸空泛、虛浮而不真切,這也反映時下青年,不少在情感方面實有所缺失。
筆者認為,香港教育不太看重「情感培養」。主流中小學課程中,藝術課、音樂課、語文課,本來都是教育孩子同理心、培養情感的合適時候(篇幅所限,於此單論中文科)。
教育局編寫中學中國語文課程評估指引時,雖把「品德情意」列作學習範疇,無奈課程的實踐終歸由考試主導,「情感」這類虛無縹緲的抽象事物,本就不易教,更難的是評估教學成效。結果是,不少語文教師在講授篇章時寧可退而求其次,花大半課時條分縷析各種寫作技巧和修辭格等「硬知識」,於情感的領域則慳吝地留白。
久而久之,學子皆以為只需把文章所用手法分析透徹,就算讀懂了文章,遂習慣純以機械、理性思維去分析所有文學作品。如此,學生對情感的敏銳度慢慢退化,中文科也漸以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為主。經典的抒情文章於學生口中誦來,無法上接古人的情意,也就呆板如唸《三字經》。
該如何革新教育制度,肉食者謀之,筆者未敢妄議,姑且稍稍離地,談談「情感教育」對學生的裨益。
青少年若得情感豐富圓滿,目光便不囿於自身,故能以同理心推己及人。一般人自怨自艾自傷自憐,歸根究底在於過分關注自身。多想自己、少顧他人,本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讀書,尤其文學作品,可讓我們的生活經驗不受時、空限制,隨意尚友古人,感前人所感、悲古人之悲。由此下去,洞明世事、練達人情之後,不僅影響處世態度,寫文章也自然情真意切,情感隨意收發,無須堆砌浮誇的感受了。■羅賓 現職中學教師
rcheung@stlouis.edu.hk
隔星期三見報